农村空心化本质是在城乡转型发展过程中,因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住宅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外围扩展,导致村庄用地面积扩大、原宅基地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其结果产生了“空心村”。
一、嘉禾县“空心村”总体情况
目前,我县几乎每个村都有成片的废旧房屋和杂房。据调查,空置在5-15栋的有210个自然村,空置在16-30栋的有182个自然村,空置在30-50栋的有112个自然村,空置在50栋以上的有145个自然村。
空心村现象严重,呈现出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口空心化。村里中青年大量外流导致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成为生活的主体;二是社会活力弱化。表现为村中内生组织乏力和公共生活退化;三是村内房屋闲置老化。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目前,许多“空心村”断壁残垣、破败无序、人畜混杂等脏乱差现象特别突出,既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又影响了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格格不入。
二、“空心村”的问题及成因
一是村庄规划严重滞后甚至大多数没有规划。一方面,自从农村废止集体化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村集体力量薄弱,对村庄宅基安排调整及房屋建设缺乏有效的统一规划,乱搭乱建现象比较突出,农村建设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另一方面,自从乡镇国土站收归回上级主管局条管以来,乡镇政府执法能力弱化。农民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建房不能及时执法制止,造成了农民新建房屋可随意选址,很多村民沿着通村马路建房,路修到哪里,房子建到哪里,只要路边有田有土,就用来建房。二是村民“建新留旧”导致村庄扩大。另起“炉灶”建设新房,但仍保留着对老房、旧房房产、地产的所有权,逐渐从内向外“摊大饼”,村庄面积不断扩大。三是部分村民迁出导致房产闲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经商,经济条件逐渐得到改善,在城市购置房产长期居住;还有部分农民子弟升学就业转为城市居民。这些人往往生活条件改善后把家中的老人接入城市生活,村中的房屋被长期闲置起来。
虽然大多数群众都向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生产生活,对目前村庄的落后状况也不满意,但真正要落实到自己身上时又有相当一部分群众表现出比较消极的情绪。分析原因,主要有这样两点:一是村民的认识问题。虽然现在村民对承包耕地的集体所有观念已经认同,但对宅基地的私有观念还相当深厚,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和社会心理很难在短期内就能得到转变。认为宅基是祖先留给的产业,外人无权干涉,村集体无权收回。还有不少人认为,宅基是祖先慎重选定的风水宝地不能轻易变动,否则会影响家业兴旺。二是拆迁补偿问题。补偿标准低了农户不同意,标准高了村里又负担不起。特别是农民住宅一户一个样,谁家该补偿多少很难掌握也无法掌握,真正操作起来肯定是件操心受累不讨好的事情,甚至有可能激化干群矛盾,影响稳定。村干部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三是很多住户常年在外经商打工,农村的房屋只是他们逢年过节时的临时“旅馆”,他们虽比一般村民有资金,但因为一般不在村中长期居住也没有兴趣回村参与新村建设。当前“空心村”改造困难,新农村建设滞后既有认识水平不高的原因,也有经济上资金短缺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资金短缺。
三、改造空心村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干群协同推进。1、要有团结务实的村级班子。村级班子有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改造空心村时,就快人一拍,早人一步。如袁家镇田岗头村、珠泉镇的茂林村、下车村,行廊镇的行市村、肖家镇的乐塘村、坦坪的汪洋塘村村就是如此。既能拆得下,又能建得起,空心村改造,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好成效。2、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农民头脑中“宅基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就轻易改变。所以,要在理解农民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将有关“空心村”改造的问题,如一户一宅、占新宅基退老宅基、多占多交款等,写入村民自治章程中,让村民自觉地按章程和村庄统一规划搞好修建、拆迁和旧宅基的清退工作。使“空心村”治理工作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高点定位做好村庄详规。首先,科学规划是做好“空心村”改造,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要高点定位,与未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相适应;要科学规划,与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环境相和谐;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与各村实际相结合,不能标新立异、贪大求洋,搞短平快、一刀切。要建立严格的宅基地审批程序,控制建房新占耕地。可以考虑把整治“空心村”收回来的宅基,作为今后农民建房宅基地的主要来源,不能让村庄面积“摊煎饼”一样无限制地向外扩大。对整治“空心村”条件成熟而未整治的村,国土规划部门应拒绝批准其新的占地建房申请。开展“空心村”治理的村,要按照优化布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成片开发、配套建设的思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实现路面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不断提高现代村镇建设水平。
(三)全力推进与尊重民意相结合。改造“空心村”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只有提高农民的认识,转变农民的观念,让农民积极参与进来,各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各村对“空心村”治理工作的具体操作方式和工作措施,要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张榜公布,让村民了解“空心村”治理的目的、标准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要特别注重对弱热群体的帮扶力度,对“五保户”、困难户等,要进行调查摸底,确定帮扶措施,保证改造后人人有房住。有条件的村可以建立村级敬老院,对孤寡老人实行集中供养。拆迁补偿工作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合理,补偿标准要事先经村民会议通过。对拆迁户的拆迁面积、补偿数额都要在村内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把好事办好,让群众受益。
(四)利用好国家政策争取上级支持。改造“空心村”、建设新农村是项系统工程。一是上级相关职能部门要协作联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努力服务新农村建设。如新村办、规划局要多提供一些空心村改造的规划方案供各村参考;交通部门要狠抓村内公路勘察设计和施工;卫生、建设、农口部门要抓好村内环境整治、改水改厕和沼气池建设等等。二是加大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将农村危房改造、清洁工程、通村公路、美丽乡村创建、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资金向“空心村”改造村进行重点倾斜。三是对付给农民的补偿金,村里有经济实力的可以一次性付清。集体经济实力达不到的,可以将收回来的闲置宅基和村内闲置场地连接成片统一经营,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工则工,统一招标承包或是拍卖给一些“能人”,能人创造的价值再反馈给那些原宅基上的农户。这样一来,农户得到了应有的补偿,村集体实际掌握了土地使用权,“空心村”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一个本来是各方面争利的问题便形成了“共赢互利”的局面。
(作者系嘉禾县袁家镇政协联系组组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