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风貌控制
农村整体风貌意向和导控
整体风貌定位:主要定位于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
控制层面:建筑形式主要以提供的图集为参考;、材料基本上以传统材料,鼓励使用本地材料;体量小巧;色彩淡雅;立面形式鼓励采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形式。
风貌控制和激励措施:对于采用鼓励的建筑形式考虑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按引导进行建设的民居考虑给予免费的技术指导。对于传统的和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的修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二、文化事业和新型农民培养规划
1、文化体育事业
现状河洲村文艺活动比较匮乏。
规划以河洲村文化活动室为基地,拟组建各类文艺宣传队、体育运动队,组织各类文艺、体育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培养村民的集体观念和荣誉感,增加村民生活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2、农村文化素质再教育
以村文化站为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文化讲座,使村民及时更新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②同一些学校结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多种形式互相补充的文化教育形式;③有条件的情况积极组织村民到其他地方进行参观学习。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
1、完善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比如:邮递传输,以及电视、电话线路的铺设和相关信息接受终端设备的投资和建设等,保证日常基本信息的传输。
2、根据村里需求和村民的消费能力建设宽带网络,在从初装费和上网资费上给予适当照顾和优惠;同时,考虑到农民基本素质不高和对于网络使用知识的匮乏,规划建议,适当时机组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计划。对于农村信息化,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和优惠。
河洲村建设项目分期一览表
期 限 |
项 目 名 称 |
近 期 2007-2010年 |
1、道路的硬化,使没有通硬化道路的组有硬化道路通入。 2、新建幼儿园,保证儿童上学方便。 3、中心点组团的建设,对中心点地块的整合平整和通路。 4、医疗设施的建设,新建卫生室保证村民就医的方便。 5、村域内供水设施的修建和水利设施的进一步的建设与完善; 6、中心点娱乐休闲设施的建设;建设农家乐,发展休闲旅游; 7、村内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转运站的修建; 8、村内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的建设。 |
中 远 期 2011-2020年 |
1、对边缘居民点的建设和改造; 2、新居住区组团的规划建设; 3、生产性道路的拓宽与修建; 4、引进外资,进行生产投入,加大生产规模,带动经济发展。 |
一、建立责任机制。本规划经批准后,由湘潭县级领导联系河洲村,负责搞好小康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由湘潭县建设局负责监督,确定易俗河镇的党委书记、乡镇长是示范村建设的牵头负责人,河洲村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是直接责任人。本规划由易俗河镇镇政府和河洲村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作为指导河洲村建设技术性、规范性文件,应进一步加强领导、统一认识、维护本规划实施的严肃性。
二、河洲村民委员会应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根据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做到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最终实现本规划提出的建设目标。
三、建立投入机制。运用市场机制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多方支持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从经济上保障本规划实施。
四、建立帮扶机制,以项目推动建设。县直单位实行对口帮扶,整体联动,着力扶持河洲村的特色经济发展和基地设施建设,在资金、信息、技术、物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共同建好河洲村。与此同时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借助项目得到有关部门在技术资金方面的支持:
1、为扶持发展牲猪产业项目,请省畜牧局在牲猪品改项目上大力支持;
2、为支持河洲村改水改厕及卫生所项目,请省卫生厅在相关项目中给予支持;
3、为支持农村居民建房改造和给排水建设的项目,请省建设厅给予支持;
4、村级道路硬化、改造的项目,请省发改委和交通厅在村村通工程项目中重点支持;
5、渠系配套建设项目请省水利厅在洞庭湖治理工程项目中给予大力支持
6、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点和中转站的建设项目,请省环保局给予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