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中心点建设规划

规划设计范围及期限

1、规划范围

该村庄示范点规划占地面积为13.11公顷。

2、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

总体构思

规划根据现状的地形、地貌特点,创造一个融农田、鱼塘、农家乐、公建和住宅群为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民新村。道路依据菜地、鱼塘农田和原有道路灵活布局该中心点采用以村级干道为主轴,以村部为中心,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房屋建筑群、道路、农田水面三者之间构成了点、线、面的有机联系。

1、合理性

理性原则体现在对功能区块的分析,路网的布置设计,对户型的精心调整,对造型时尚的分析和重新创作等诸多方面,对各项感性及理性指标综合进行量化的理解贯彻,由理性途径到达合理性目的。

2、生态性

对自然条件的关注成为在设计中情趣与感性表现的基础。本次规划特别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及人、建筑与自然的相融,除保留了大量的农田、果园和水面外,大力实施拆墙透绿,见缝补绿,见空插绿,将所以围墙全部改为围栏,使外部自然要素透入建筑当中。

3、开放性

  现代的农村,应该包括开放的内涵,该中心点一南面的清水塘为主要开敞空间,集中体现在空间、功能等模块的设计上,例如:户外空间,道路的通向,开放性的文化活动和人际交往,公共建筑的对内对外服务性,私人家庭生活的对外接纳与稳私环境。

4、可持续性

  从宏观上在设计中贯穿可持续发展原则,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利用该地的生态环境,在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中,考虑近远期结合。

5、多样性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贯穿多样性原则,体现住宅形式多样性;规划区功能多样化,包括围绕居住生活的娱乐、休闲、购物、教育等系列的功能;环境设计多样化,包括建筑、绿化、水域、农田、山体等。

中心点住宅规划

1、规划结合现有住宅和周围自然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新住宅,与原有住宅共同形成多个集中居住点,逐步引导居住建筑向集中布置。住宅朝向马路、农田、水域,环境较好。

2、规划对现有的农民住宅进行统一装修、改造,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变“脏、乱、差”现象,美化环境。在沿街商业建筑后面的旧宅旁边的空地上、水域旁边,开辟出多块绿地,满足邻里交往、文化休闲的要求。完善旧宅区内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

3、住宅主要采用行列式布局,适当加以错位和整体微弯,既有秩序,又打破行列式的呆板,形成较为丰富的层次和空间。农民住宅以独院住宅为主,一般为两层,沿云盘塘设休闲娱乐中心。新建住宅建筑力求做到建筑合理、造型美观,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从居民生活行为规律出发,结合现状,以省道为轴布置商业设施,全村的商业中心;结合中心绿地和鱼塘布置相应的垂钓休闲中心,在水塘的周围建铺地,绿地、钓鱼台,花架,广场为村民休息交流提供场所,加强居民与自然的融合。宅间绿地和小品见缝插针,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置,以适居为主,提升中心点的品位和内涵。

市政工程规划

强化配套设施,改善生活环境是本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规划对给排水

电力电讯、燃气、卫生等配套设施进行了统一规划。

1、给水系统规划

      规划在本示范点引进自来水,给水管网布置形式采用环状与树状相结合的形式,循环供水,在出现维修情况时不至于断水,保证居民用水的安全可靠性,水源水质应符合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管道在主要道路上一般沿道路两侧敷设,埋深不少于0.7

2、排水系统规划

    现状污水大部分是自由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规划将铺设排污管道,集中排放。中心点的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结合道路建设敷设排水管。污水排放向南排出,减少对娱乐中心的水塘的污染,规划区内次管管径500-400mm,接户管管径300mm。雨水排放原则上采用分散、就近重力流,充分利用河道及池塘作为雨水的泄放体。

3、电力规划

示范点设置三座变电站,电力线路沿主要道路进行架设,再依次入户,电压为220V/380V。规划近期沿路架空线,远期敷设电力电缆。规划在居民片区或居民集中的地方加设变压器增容,以保证村民用点的安全可靠性。并在主干道路两旁设照明路灯,其余道路路灯与电力杆同杆架设。

4、电讯规划

1项目

计量单位

数值

比例

总规划用地

公顷

13.11

100%

居住用地

公顷

1.8

13.72%

公共设施用地

公顷

1.05

8.01%

公共绿地

公顷

3.37

25.71%

水体用地

公顷

2.26

17.24%

农田

公顷

3.57

27.23%

旱地

公顷

1.02

7.78%

其他用地

公顷

0.16

0.31%

电讯线路均沿主要道路与电力线分道路两侧进行架设,再次入户。在电力交接箱旁设置电信电缆交接箱。规划有线电视线路沿道路布置并与电信杆同杆架设。

5、燃气规划

燃气管网结合村内干道,在入村北部设置燃气转换站,保证示范点内燃气的供应。

6、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规划在示范点中心地段布置休闲活动中心,在满足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的前提下,力求方便居民的生活。

在休闲绿化广场、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设置指示牌,形成村内系统,沿街商业内合理分布广告牌,为示范点内的规范布置提供依据。在居住组团内,规划垃圾处理站,便于将生活垃圾集中在一起,定时及时清运,以保持组团的村容村貌,垃圾处理采用焚烧和填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村容整洁”的要求。

  道路系统及竖向规划

  1、道路网结合村级道路网及易俗河镇的道路网,将道路系统分成两个等级:第一等级为村道主干道,路幅宽为6,第二级为村级次干道路路幅宽4,宅前小路路幅宽为2.5

2、本设计点,少占农田、减少土石方、满足道路排水的要求布置路网。

3、根据地面排水的要求,建筑室内地坪标高应高出宅前道路标高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