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上江西省高县田心镇南江村党支部书记卢胜元
题记:人的一生要进行无数次的选择,但关键的时刻总是那么几次,特别是在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上,这些抉择无不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展现一种人性的光辉,更深深的影响到一个地方的发展未来。
面对党的召唤,脑中的感恩之心让他选择坦然接受
当你来到上高县田心镇南江村,总是能够看到一个佩戴党徽、身材健壮、头顶微秃的中年汉子带着一大帮人在村前村后忙着拆除危旧房、铺路修桥、建房栽树……,整个村庄建设热火朝天,村庄面貌整洁干净,村庄环境秀美优雅,吸引了很多路人不禁驻足环视,啧啧称赞。但估计很多人没有想到,这是一个省级贫困村,两年前还是一个陷入瘫痪的软弱涣散村,一个村里人都不愿意出来当干部的老大难地方,一切的改变都源于一个叫卢胜元的人。
时间回到2015年8月,当时在上高县镇渡乡党政办担任副主任的卢胜元接到电话,要他到县委组织部去一趟,到后才知道,组织上打算调他回老家田心镇,让他以镇干部的身份返回家乡南江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现征求他个人的意见。之前自己也听到一些风声,说上级有心调他回去当村书记,没想到来得这么快。家里的亲人听后都一致反对,认为自己镇干部干的好好的,回去兼任村支书不仅加不了一分钱工资,还没有时间照顾家庭;身边的好友也劝他说,你都四十多岁了,一个军转干部,又不是公务员编制,谈不上什么仕途发展,干嘛回老家趟这个浑水,吃这个苦头。
实事求是的说,卢胜元对于组织上的这个要求不是没想过婉言拒绝,他是在南江村长大的人,村里情况他比谁都清楚。熟悉丈夫性格的妻子看见每天晚上辗转反侧的卢胜元,平静的对他说,这个事情你处理吧,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家里的事情不用担心,我会处理的好的。听到妻子这番话,卢胜元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经历了多个不眠之夜,反复思量后,卢胜元决定回家乡当这个中国最小的一把手,用他自己的话说,于公我是一个共产党员,部队培养了我十六年,如果没有党的培养,没有军队的锻炼,我可能还在家里种地,现在组织上有需要,党的需要就是我最大的要求,我不能不服从组织安排;于私我是南江村长大的人,是那里的山水把我养大,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组织上找我谈话后,担任过大队副书记的老父亲在我当兵前夜对我说的话又回响在自己的耳边,他老人家说,伢子,你现在当兵是去保家卫国,要走出咱们南江这个山沟沟,但无论走到哪里,南江都是咱们的根,可不能忘本啊,现在老父亲已经辞世,可是他老人家一辈子为了村里的事情操碎了心,我怎么忍心让南江这样混乱下去,让父亲那辈人的心血白流啊,我回南江不图名不图利,我真的就是想为南江做点事。
你听,多么憨厚的汉子、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动人的画面。
面对家乡的困境,肩上的责任之心让他选择迎难而上
到任后,卢胜元用了一个多星期摸清了情况,实际状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村干部只有三人,全村十六村民小组只有一个组干部,村组两级班子濒临瘫痪,时间已经过了三分之二,可上级下给村里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三分之一,村里人心涣散,群众怨声载道。
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卢胜元和班子成员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做出了以建强干部队伍为核心、以抓好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干部示范带头为关键的发展思路。
卢胜元通过走家窜户,用自己的真情、真心动员思想觉悟高、执行能力强、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人出来担任村组干部。如,他的堂哥卢秋根,一个六十多岁已经退休的老村干部,在当地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目前在家安享晚年,卢胜元为了村里的工作“举贤不避亲”,和其他干部多次到卢秋根家里反复做他和家人的工作,最终感动了他及家人,出来担任村治保主任,负责村里的安全维稳重任。通过半年的努力,全村共有村干部6人,组干部32人,两级班子基本配备齐全,解决了抓工作没有人手的问题。
项目建设是改变一个地方面貌的重要举措,卢胜元带领村两委班子,一方面主动出击,积极到市、县、镇三级跑项增资,到各级主管部门反复沟通,争取项目来改善村庄基础设施。2016年,南江村共争取到土地整治项目三个,烟叶种植指标480亩,新修排水沟3000米,加固山塘水库2座,两个新农村建设点已经破土动工。年终考核排名,南江村在全镇27个行政村由2015年的倒数第一,变成2016年的全镇第四,彻底打了一个翻身仗。另一方面通过友情乡谊,鼓励在外的成功人士回乡兴办实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黄贤文,一个从南江村走出去的年轻企业家,在外发展良好,卢胜元为了村里的产业发展,多次到他家里和公司做他的工作,最终黄贤文答应回乡,兴了办南江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产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运作模式,农户特别是贫困户以土地、林地折合资金以及政府贴息贷款入股,以种植烟叶、优质水稻、藠头等农作物和光伏发电为主导产业,全力带领包括全村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内的南江村民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危旧房屋拆除工作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核心环节。面对南江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为了把该项工作扎实推进,卢胜元和村两委班子做出从先拆除党员干部的房屋开展,给群众做出一个榜样和示范。刚开始有些干部特别是组干部思想上想不通,觉得这个干部每年的工资才几百元钱,能出当干部做工作已经是奉献,现在还要带头拆除房屋,心里一时接受不了。卢胜元知道牛不吃水强按头是行不通的,关键是要让他们想明白,自己干的事情是累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到党员干部家中做他本人和家人的工作,因为思想工作做到位,全村十六村民小组都实现了干部危旧房屋先行拆除,用身边的事教育影响身边的人,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截止目前,南江村共拆除危旧房2.8万平方米,占需要拆除面积的90%以上,从而确保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你看,共产党是咱老百姓的主心骨,党员的力量是无穷的。
面对亲人的问题,怀中的疼爱之心让他选择尽量弥补
担任村支书特别是今年南江脱贫攻坚以来,他很少回家,基本吃住在村。面对亲人,卢胜元内心总是带着一份愧疚和歉意。他老婆今年成功怀上二孩,作为一个高龄孕妇,他不但没有时间照顾,而且家中的重担还落在了妻子的肩上。女儿今年小升初考试,可是他挤不出时间来陪女儿复习一下功课。特别是今年4月26日,他的嫡亲姑母去世,当时村里处在危房拆除的关键时期,卢胜元仅仅在她老人家的灵前磕了三个响头,就立刻回村推进项目建设,晚上回到宿舍,想到姑母一生为人厚道,对亲人特别是对娘家子侄一直疼爱有加,和他的感情也最亲,但为了村里的建设,他没有能送老人家上山,陪她走完最后一程,一股悲伤的泪水忍不住从眼眶流出。
所以,工作忙碌之余,卢胜元总是尽自己所能来回报家庭。每天再忙也挤出一点点时间给身怀六甲的妻子打个电话,如果下午回县城办事,时间允许都“偷偷”回家给妻子做一顿可口的晚餐,搞好家里的卫生,陪女儿温习功课后,督促孩子按时休息,夜里还时不时的起来替孩子盖好被子,清晨又开车回村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孩子懂事,明白父亲所干工作的意义,起床发现家里虽然没有父亲的身影,但看见一桌子丰盛的早餐,时时能感受到父爱的温暖。
你瞧,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忆往昔岁月峥嵘 望未来任重道远
卢胜元——一个最普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他的外表是那样的朴实无华,他所做的事情是那样的绚丽多姿,正驾驭着南江这艘希望的航船,迎着旭日,迎着风浪,向着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继续远航!
(卢胜元,男,1973年12月出生,1992年参军,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从部队转业到上高县镇渡乡政府工作,2015年8月到上高县田心镇任水管站站长兼南江村党支部书记,先后两次荣获部队三等功,2016年度田心镇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
作者系市工信委驻上高县田心镇南江村第一书记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第一书记动态 2017-06-15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