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名字,它代表着地域文化与历史底蕴,同时也寄托着外乡外省的长沙县人甚至海外侨胞对家乡的一份情感。昨日上午,长沙县区划调整改革合并村工作专家组成员齐聚,对上报的新村名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在上报的所有拟定村名中,不少村为了跟合并前的原村进行区分,在新村名上加了一个“新”字,如谭坊新村、银龙新村。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村名上加一个新字不仅绕口,且不具备任何文化与历史意义,建议去掉“新”字,用原村村名给新村进行命名。
记者了解到,在长沙县区域内存在不同乡镇之间村名重名的情况,比如路口镇的明月村和北山镇的明月村,北山镇的五福村和江背镇的五福村。虽然根据《地名管理条例》重名的村不在同一乡镇是符合要求的,但是同样的名字容易带来不便,因此建议在此次合并村工作命名中对重名村名取其一进行保留。
另外,专家们在看了所有的地名之后,不建议新村的村名各取原村村名中一字的命名方式,这样诞生的新村名没有历史文化底蕴,由于村民不适应新的名称,也将给其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建议沿用两村中更有历史意义、更有影响力的名称。
通过讨论,专家组给新村命名提出了几条具体建议,一是建议新设村名不采用“某某新村”的形式;二是不采用“在原村村名中各取一字”的方式命名;三是建议多用老村名(地名);四是注重有历史文化的地名;五是一般不使用企业名称作村名;六是村并入社区,尽量沿用原社区名。
会后,并村工作领导小组将对75个村名的命名讨论意见进行整合,下一步将修改意见反馈至各乡镇,然后再将修改后的命名方案连同合并方案提交县委、县政府审批,最终产生新的村名。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红网长沙县站3月31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