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今日头条

尹成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乡村治理

[ 作者:尹成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21 录入:王惠敏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治理作出重要部署。搞好新时代乡村治理,对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乡村治理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有效是在乡村振兴战略里提出的“五句话20字”总体要求之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平安乡村、幸福乡村和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保障。

第二,乡村治理是农村改革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乡村治理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一是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带来农村经济关系、管理制度新变化。二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逐步打破,城乡要素配置、城乡利益关系深刻变化。三是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农村社会组织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四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转变为美好的生活需求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五是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刻调整,带来了农村政策取向、管理制度、农业结构深刻变化。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变化,迫切要求建立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第三,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理念和体系创新。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重大创新。“三治”结合充分体现了“治理”。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体现了对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深刻把握和力度的不断加大。“三治”结合体现了乡村治理制度的全局性和综合性。既发挥治理主体自治作用,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又强调了德治支撑作用,形成多角度、多元化、多层次、全覆盖的“三维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三治”结合新型治理体系,一是要建立健全乡村自治制度,发动和依靠群众自治,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二是建立健全乡村法治制度,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权威地位。三是建立健全乡村德治制度,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形成良好村民风气和社会美德,为乡村治理提供支撑。

第四,切实加强乡村治理基础工作,为乡村治理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一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级党组织领导和治理能力,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根本保障。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尊重和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乡村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为村民排忧解难。三是充分发挥民主,倾听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一些问题,满足他们一些合理的诉求。四是建立健全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为村民提供多元化、便利化的优质服务。五是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

作者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