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省社科院研究员、我院首席专家陈文胜应邀出席吉首大学召开的乡村振兴“千村调研计划”第一期暨湖南省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大调查成果发布会,并在发布会上作题为《推进“三治”融合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的学术报告。

陈文胜在吉首大学乡村振兴千村调查成果发布会上作学术报告(图1)

陈文胜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这是我国新时代对乡村治理模式的重大理论创新。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和支持广大农民群众实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是人民当家做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最直接体现。加快乡村治理的制度创新,推进“三治”融合,要以法治为保障,实现乡村治理有序;以德治为引领,实现乡村治理有魂;以自治为核心,实现乡村治理有力。要把以法治为保障的自上而下基础性制度建构,与以自治、德治为目标的自下而上差异化、多元治理机制建构相结合。只有乡村发展具有自主性,广大村民群众才能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真正主体。

陈文胜在吉首大学乡村振兴千村调查成果发布会上作学术报告(图2)
 

    吉首大学党委书记游俊、副校长黄昕、省农委刘双娥副处长以及吉首大学武陵山区发展研究院、宣传部、校团委、社科处、法管学院、商学院、湖南乡村战略振兴研究中心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及学生代表近200人参加了发布会并听取了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