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烟草农业烟叶生产组织的管理模式要以市场化的理念来解决生产种植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烟叶生产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嘉禾县所处的小农经营模式,在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建设中,该县采取了分三步走的办法:第一步创建“土地流转”有效机制和剩余劳动力再就业保障机制,为规模化奠定基础;第二步引导建立专业化队伍,完善专业化分工运行管理机制,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服务支撑;第三步依托ISO9000郴州市烟叶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组织管理,按照GAP要求开展标准技术服务,以“一基四化”为手段,逐步实现现代烟草农业“四高一持续”总体目标。其中,GAP管理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在确保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推行一系列烟草农业标准化措施,生产出一定产量和质量的优质烟叶;ISO模式是以生产优质烟叶为目标,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五个方面,按PDCA循环流程,建立组织指挥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经济考核体系三大体系,以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为目标,以科技推广网络为载体的优质烟叶生产质量管理模式。
嘉禾县广发乡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在烟叶生产组织管理的探索中主要采取“一社四式六类”方式,即:全乡一个烤烟专业化股份制合作社(嘉禾县神农叶烤烟专业合作社),四种种植经营模式(家庭式专业化股份制种植经营管理、职业烟农种植经营管理、大户承包农场式种植经营管理、家庭农场式种植经营管理),六类专业化服务队(农机、育苗、植保、烘烤、分级、技术与信息)。
一、土地流转方式方法的创新
土地流转的方式方法是现代烟草农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土地流转方式方法的探索中,嘉禾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通过如下运作,建立了健全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一)成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由县农经局或乡政府(农经站)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按国家土地流转程序,免费为双方办理土地流转手续,做好土地流转的服务。
(二)建立土地流转价格评价机制。一是建立土地价格评价机构,专职从事土地评等定级工作。二是制订土地价格评估体系,按照地租理论合理设定具体的评价标准,通过综合评价对农用地进行划等级、定价格。三是建立估价与议价相结合的价格确定机制。
(三)制定土地流转程序。形成流转意向登记(供需双方)、居间撮合(乡政府农经站)、价格评估(评估机构)、双方议价、签订流转合同为主要环节的土地流转程序。
(四)建立劳动力流转机制。土地流转后富余劳动力的分流是土地流转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其具体运作为:
1、社会保障的政策从村民实行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年开始,至土地流转合同到期结束。
2、给示范园内土地使用权转让者办理新农合医疗保险。凡土地流转面积5亩以上或种植烟叶15亩以上的职业烟农,每户最多可享受5人新农合医疗保险;土地流转面积5亩以下,每户最多可享受3人新农合医疗保险。
3、完善农业生产自然灾害保险,对烟叶种植承包业主、职业烟农种植的烟叶实行种植风险保险。
4、依托劳动就业部门,对实行土地流转后剩余的劳动力进行再就业培训,确保剩余的劳动力有序流动。
5、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转让者享受农村低保的方式和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低保体系,解除土地使用权转让者的后顾之忧。
二、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的运作
(一)组建方式
这种模式的建立主要通过依法推进土地流转,按烤烟种植规划,由熟悉烟叶生产过程,具备一定的生产技能,具有较强的管理经验和市场意识,有一定的经济资本和投资能力的人员(法人代表)牵头,与规划区域内的村委会和自愿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依据“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盈余返还”的原则组成股份制合作社。投资者为法人代表,村委会以监事会的名义参与管理;合作社除负责组织烟叶种植经营管理外,还通过建立六类专业服务队(育苗、农机、植保、烘烤、分级、技术与信息)为各种模式的烟叶种植组织(户)提供社会化有偿服务。
(二)管理模式
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统一核算支出和盈余,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烤烟种植过程中能够由专业队服务的环节由合作社内的专业队服务,专业服务队不能提供服务的其它过程,由合作社组织社员实施,社员的劳动工价由合作社对各户现有劳动力按技术熟练程度评定,事后按出工数量给予劳动报酬。烟草合作社对家庭式专业化股份制实行紧密型管理,对职业烟农、大户承包式、家庭农场式实行松散型管理
(三)出资方式
法人代表以现金(流动资金)和实物(农机和设备)为股本,股本份额占70%以上;村委会以综合工场为股本,股本份额不超过10%;烟农以使用权为股本,股本份额不超过20%。
(四)合作社主要职责与服务范围
1、以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以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根据生产经营发展及成员的需要,依章程对成员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通过加强管理、协调、组织力度,指导专业化服务组织规范经营、扩大规模、壮大实力,逐步完善专业化服务机制。
2、建立合理的服务薪酬制度,制订合理的专业化服务价格;建立烟叶生产服务和其他产业服务上实行差异化定价机制,体现专业服务机制建设服务烟叶生产的宗旨,切实保障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比例。
3、为成员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采购服务。
4、围绕作物栽培、农机、植保、烘烤、分级、技术等六方面,组织开展生产劳动合作和农机具规模作业、配套作业、跨区作业,在坚持服务好烟叶产业的基础上扩大作业规模和服务领域,延长作业期,提高效益。开展烤烟、水稻等农作物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育苗、栽培、烘烤、分级技术培训与指导等方面的服务。
5、引进新技术、新机具、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活动,组织经济、技术协作,为成员提供技术指导和气象等方面的服务。
6、兴办成员生产经营所需要的维修、加工包装、储藏运输、贸易、交易市场等经济实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利益分配方式
合作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成员出资(股本)、会费、服务队上缴的管理费、每个会计年度从盈余中提取的公积金和公益金、国家扶持补助资金、他人捐赠款、烟叶销售收入、专业化服务收入、设施设备租金等。资金支出包括生产和销售成本、工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办公费等。
1、对于以土地入股的农户,合作社承诺在土地流转期间,不论盈亏,平均每年每亩享有的红利不低于当地土地流转的价格。
2、合作社在每年的盈利中提取10%的公积金和5%的公益金。公积金用于烟叶生产发展和弥补年度亏损。如果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提取当年公积金之前,先用当年利润弥补。公益金用于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
3、基于土地的各项国家政策性补贴,归于土地使用权原所有者所有。由国家财政、烟草部门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计入股本,作为可分配盈余分配的依据之一。
4、会费、管理费、烟叶销售收入、专业化服务收入、设施设备租金等各项收入,在扣除成本、每亩固定红利和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后,盈利的20%作为红利返还给土地使用权出让方,盈利的10%作为村委会收入。
5、投资人使用烤房,其先前在烤房建设中垫付的资金不计入股本,只视作为其在承包期限内使用烤房的租金。如果投资人不使用烤房,其先前在烤房建设中垫付的资金从合作社取得的利润中分期返还。
三、运行效果
(一)土地流转
广发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2008年共有2287户农户成为了土地流转出让方,共30名外来人员和本地烟农成为土地流转受让方,面积达到5012.2亩。其中签订流转期为5年的共402户873亩;流转期为3年的共1168户2234.3亩;流转期为2年的共328户1149.6亩;一年一签的共389户755.3亩。通过价格评估机构评估、双方议价,平均每亩土地流转价格为每年300元左右。土地流转后,共产生富余劳动力 5176人,其中有3836人原在外务工,剩余的1340个富余劳动力,有881人通过劳 动部门再就业培训后推荐外出务工,示范园烟叶种植承包户聘请328人,131人自谋职业从事经商和其他非农工作。由于严格依法、依规按程序办事,截止目前没发生过上访事件。
(二)生产组织管理模式
嘉禾县神农叶烟草专业合作社组建于2008年12月份,共有成员2298个,其中外来投资者13个,村委会4个,土地使用权折资入股2287户。2009年示范园共有种烟面积6211亩,种烟主体120户。其中传统种烟户90户,种烟面积720亩;合作社所属专业种植组织户30户,种植烤烟5491亩。专业种植组织户中,按家庭式股份制模式运作的业主1户,承包面积3200亩;按职业烟农模式运作的19户,承包面积890亩,户平46.8亩;按种植大户模式运作的8户,承包面积795.5亩,户平99.4亩;按家庭农场模式运作的2户,承包面积605.5亩,户平302.75亩。
合作社成立后,把那些技术好、有经验的人员组合起来成立了育苗、农机、植保、烘烤、分级、技术与信息等6支专业服务队,实行统一育苗、统一机耕、统一移栽、统一植保、统一烘烤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前管理和种植水平低的状况。
(三)经济效益
1、生产用工降低 2010年度,整个生产过程家庭式股份制合作组织用工16.8个,家庭农场用工20个,种烟大户用工22.7个,职业烟农用工26.7个,传统种烟户用工35.7个。合作社各种烟叶种植模式用工最少的是家庭式股份制,依次是家庭农场、种烟大户、职业烟农,与传统种烟户相比,分别减少用工18.9个、15.7个、13个、9个。减工效果主要得益于合作社提高了烟叶生产主要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使用工投入减少,再加上合作社内生产措施的到位,促使烟株生长整齐,种植水平明显提高。由此可见,组织化程度越高,降工效果越大。
2、增产增值效果明显 2010年,家庭式股份制组织亩收入2837.60元,亩支出2175.49元,纯收入每亩662.11元;种烟大户亩收入为2956.32元,亩支出2346元,纯收入每亩610.32元;依次是家庭农场亩收入为2893.55元,亩支出2284.2元,纯收入每亩609.35元;职业烟农亩收入为2737.02元,亩支出2407.50元,纯收入每亩329.52元;传统种烟户亩收入2720元,亩支出2919元,纯收入每亩-199元(采用传统模式种烟,其日收入尚不能达到社会日平均工资)。四种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组织模式亩纯收入(按顺序排)分别比传统种烟户多861.11元、809.32元、808.35元、528.52元。
3、合作社优势凸显,合作社盈利能力增强
(1)2010年总收入454.31万元,其中烟叶销售收入451.85万元,专业化服务队管理费1.58万元,设施设备租金收入0.88万元。固定资产增加1235.8万元(国家补贴农机、烤房补贴)。
(2)本年度总支出365.4万元,其中生产成本271.59万元,其他费用93.81万元。
2010年度合作社实现利润88.91万元。提留公积金2.6万元、公益金1.78万元,可分配利润84.53万元。按照投资人、村委会、农户7:1:2的比例分红计算,村委会可分红利8.453万元,按土地折资入股的农户们除得到合作社原承诺的最低红利外,共还可分得红利16.906万元,亩平可多分红利33.73元,由此使社员们尝到了加入合作社的甜头。
来源:烟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