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日在汉寿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汉寿县财政局局长   陈武俊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汉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应对复杂财政经济形势,扎实稳妥地开展工作,使全县财政继续保持了平稳的发展势头,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十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2009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384万元,比预算增加5万元,比上年增加5万元,增长0.02%。其中:国税完成1880万元,同比增加202万元,增长12.04%;地税完成8680万元,同比增加1827万元,增长26.66%;财政完成10824万元,同比减少2024万元,减少15.75%(压减其他收入)。

    上划中央“两税”完成 6630 万元,比预算增加290万元,比上年增加757 万元,增长12.89%。

    全县财政总收入共完成28014万元,比预算增加295万元,比上年增加762万元,增长2.80%。

    全县一般预算转移性收入46554万元,加上一般预算收入     21384万元,减去其他支出、上解支出后,可用财力为61824万元。一般预算支出为5959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224万元,当年结余2万元

    上级专项收入合计63488万元,按上级专项收入支出要求支出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69万元,国防2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898万元,教育支出9278万元,科学技术支出63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3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193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0554万元,环境保护支出2328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2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5528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086万元,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220万元,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3173万元,其他支出26万元,专项结转下年支出2575万元。

    上述预算执行情况是快报数,在决算编制汇总后还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各位代表,2009年全县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健全收入征管机制,全力抓好收入入库。一是加强了收入的组织协调。认真开展税源调查分析,澄清税源底子,科学客观地将收入计划分税种下达到各征收部门、到项目、到征管责任人,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良好局面。着力加强与国税、地税、国土、劳动、环保等收入责任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形成了征收的合力,确保了收入入库进度。二是硬化了税收的征管措施。抓好重点税种的入库,对税源比较集中的地区、税收额度较大的税种,实行跟踪调度管理,切实加快税收入库进度;对征收潜力较大的耕地占用税、契税盯紧盯牢,强化税收稽查,堵塞税收漏洞,做到“先税后证”。调整税收征缴挂钩办法,进一步加大对重点纳税企业和征收部门的考核、奖励力度,充分调动企业纳税积极性,提高了收入征管部门工作努力程度。2009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2313万元,比2008年决算数9978万元增加2335万元,增长23.4%;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7.58%,比2008年决算数46.67%增长10.91%。三是规范了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健全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制度,突出加强非税票据源头控管,在国家和省里取消、停止16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的前提下,仍然超额完成了年初预算收入计划。2009年,全县完成非税综合预算收入4691万元,占年初预算计划的103.42%,其中完成行政事业性收费2702万元,完成罚没收入1989万元。

    (二)着力改善民生民利,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坚持以人为本,集中财力,重点保障民生支出需要,保障基本建设需要,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成效。一是确保人员工资发放到位。全年发放财政全额拨款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15215.46万元,全部直接打卡发放到人,全年共发放9457人。二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县教育支出完成27031万元,重点支持了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开展了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工作,继续完善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和校舍维修改造进行了补助,推进了职业教育发展。三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20492万元,包括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就业、低保、优抚等配套资金均按政策足额预算。稳步扩大了城乡低保范围,提高了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水平,为33.96万人次困难群众发放低保救助金3250.7万元,为6187名农村五保对象发放供养金699万元。支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重点推进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大病救助制度,持了困难和关闭破产企业退休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落实奖扶资金217万元,继续推行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拨付900万元,完成城市廉租住房建设面积30000平方米。四是认真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全年发放各类惠农补贴29大项,共计发放补贴资金16280万元,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特别是汽摩、家电下乡财政补贴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全年共兑付财政补助资金1980万元,形成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的多方受益格局。五是加速城镇化建设步伐。安排开发区建设资金947万元,加强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一批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改善了投资环境。安排城市建设资金1180万元,进行了北正街人行道改造、振兴西路(第一期工程)、花木兰路两厢配套建设等一系列县城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县城品质。支持了龙阳镇、蒋家嘴、太子庙等重点镇集建设,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六是加强农村基础工作投入。整合资金4396万元,推进了农村公路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病险水库治理。筹集资金1265万元,在大南湖乡、罐头嘴镇进行农业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开发整理,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发展。配套补贴资金190万元,进一步扩大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面,增加了保险险种,提高了农业抗风险能力。筹集资金572万元,帮助286户渔民上岸定居;筹集资金396万元,对全县360户渔民的房屋进行维修;筹集资金349.5万元,用于渔民集中居住地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85万元,继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村通工程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行了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着力支持村级组织建设,按照省、市精神,筹集资金2322万元,区分村的人口规模、地域面积,按大、中、小三个档次,使每村最低财政保障分别达到了5、4、3万元,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执行力。筹集资金222万元,对崔家桥、洲口、毛家滩3个乡镇机关和1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改造,改善了基层办公条件。筹集资金22.7万元,落实了12名选派大学生服务农村基层工作。七是努力确保为民办实事支出。积极筹资1700多万元,全力保障了2009年省、市、县确定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家书屋建设、乡镇卫生院建设、乡镇敬老院改扩建、乡镇垃圾集中处理工程建设等68项为民办实事任务所需配套资金。

   (三)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推进财政效能建设。从制度上、体制上、机制上改革创新,推进财政工作精细化管理。一是着力推进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细化了2009年全县预算收支计划,将专项资金细化到了项目和单位,完善了定员定额标准和项目预算管理模式,加强了对定额补助及经费自理单位的预算管理,预算透明度、约束力、监督面有了明显增强和拓宽。为有效地规范我县预算收支活动,明确预算操作程序,有效地防范财政风险,实现预算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操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于2009年9月份提请县政府出台了《汉寿县标准预算周期管理暂行办法》。根椐该办法规定,2010年的全县预算编制工作于2009年9月份开始启动。二是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精心组织,自加压力,完成了农村“普九”债务的清理偿还工作,共完成化债任务5457万元,做到了100%打卡放发,今年顺利通过了省综改办的检查验收,并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继续加强了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有效规范了乡镇政府收支行为。继续深化了农林场税费改革,支持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是着力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和服务的举措,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主要从扩面和提质上下功夫,并坚持采购金额达10万元以上的货物、工程、服务必须在湖南省政府采购网上公示。全年实现政府采购金额12464万元,节约财政资金1482万元,综合节约率10.63%。四是着力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009年,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和外部协调机制,简化内部审核程序,规范支出拨付流程,严格控制现金流量,保证了预算资金安全运行、快速拨付、有效使用。2009年,共支付预算资金59631万元,其中用直接支付的形式支付预算资金54350万元,占总支付额的91%,拒付不合理开支49笔,共计462万元。五是着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出台了《汉寿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对全县有经营性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重新调查摸底,严格了国有资产的处置管理,对所有处置资金全部实行了专户储存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六是着力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坚持“在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的工作理念,根据《湖南省财政监督条例》有关规定和省市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我县财政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了各项财政监督检查,重点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清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内外资金财务收支管理检查,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七是着力推行财政绩效评价。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特别是加强了对县本级大额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选择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挂钩。同时大力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进一步节减了财政资金。八是着力控制各项经费支出。面对严竣的财政经济形势,始终把节支作为财政的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落实汉办[2009]12号《关于从严控制2009年各项经费支出的通知》,重点加强了会议费、接待费、公务购车、出境出省考察、行政事业性基建支出管理,从严控制支出口子,努力压缩行政开支。同时,配合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加强对各项经费支出监督和使用管理,确保了节支目标、节支措施落实到位。

   (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县委、县政府“项目建设年”战略,积极履行财政职能,充分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手段,促进经济发展。一是指导企业用活用好财源建设资金。精心编制规模企业财源建设项目库,明确企业申报财源建设资金原则,指导企业用活用好财政贴息政策。2009年,积极为中联重科、康利来等9家企业争取上级财源建设资金105万元;二是积极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2009年,完成征地拆迁补偿建设项目11个,拨付补偿资金1709.6万元;实施财源建设资金扶持项目25个,拨付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扶持资金6314.7万元;兑现县政府2008年经济工作奖励资金928.19万元;竭力为中联重科等重点项目落户汉寿调度资金3700万元,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三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为汉寿鑫源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落实银行担保贷款3500万元,帮助企业缓解了融资难问题。四是重点落实国家扩内需政策。认真抓好了中央和省、市扩内需保增长各项资金的落实到位,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加强资金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完善激励措施,支持和引导扩大社会投资,提升了重点项目融资能力。           

    各位代表,2009年我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财政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工业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结构单一,县级可用财力较少;收入增长幅度既达不到上级考核要求,又不能满足各方面支出增长的需求,财政平衡和防范风险压力急剧增加;预算的法制性、约束力、完整性还不够强,改善民生的财政保障机制有待完善,支出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和问题,强化措施,积极应对,在今后的工作中妥善解决。

    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我县今年财政收支矛盾仍将突出,预算平衡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剧。2010年,我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收支平衡,不编赤字预算;科学制定收入计划,提高收入质量;坚持厉行节约,优化支出结构;坚持综合预算、零基预算、细化预算、项目预算有机结合,从严从紧编制预算。

    (一)一般预算收支计划

    1、预算收入计划。2010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8690万元,同比增加676万元,增长2.41%。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384万元,与上年持平;上划中央收入7306万元,同比增加676万元,增长10.2%。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具体到项目是:(1)国税完成2054万元,同比增加174万元,增长9.26%,其中:增值税1876万元,同比增加182万元,增长10.74%;利息所得税28万元,同比减少34万元,下降54.84%;企业所得税150万元,同比增加26万元,增长20.97%。(2)地税完成9718万元,同比增加1038万元,增长11.96%。(3)财政完成9612万元,同比减少1212万元,下降11.2%,其中:耕地占用税791万元,同比减少45万元,下降5.38%;契税995万元,同比增加78万元,增长8.51 %;专项收入525万元,同比减少48万元,下降8.38%;行政性收费收入2637万元,同比减少65万元,下降2.41%;罚没收入1899万元,同比减少90万元,下降4.52%;国有资本经营收益255万元,与上年持平;其他收入2510万元,同比减少1042万元,下降29.34%。

    2、可用财力测算。2010年县级一般预算收入21384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6385万元,减上解支出3862万元,测算出当年预计可用财力 63907万元。

    3、预算支出的安排。根椐湘政发[2009]3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厉行节约严格财政支出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预算编制原则,2010年我县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测算为34972.28万元,其中:在职人员工资14946.31万元,津补贴10500万元,离退休人员经费4930.01万元,行政事业单位医保经费1800.03万元,住房公积金999万元,抚恤257.86万元,工伤保险113万元,乡镇站所未入卡人员补助90万元等。

    2010年我县财政预算本级专项支出项目安排为28934.72万元,其中:上级硬性配套及省“八件实事”、市“十件实事”等实事支出12057.69万元,社会经济发展支出5706.85万元,上级文件规定及县委县政府决议支出4657.2万元,非税收入征收工作经费2483.9万元,单位运转支出1019.08万元,其他支出2510万元等。(详见附件第一部分)

    (二)基金预算收支计划

    1、2010年基金预算收入。预算收入合计为3946万元,分别为新型墙体材料、散装水泥专项基金21万元、育林基金110万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175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300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污水处理费)350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电力附加)140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电力附加)100万元(价调基金)、国土收入2650万元。

    2、2010年基金预算支出。预算支出为3946万元,支出明细见汉寿县2010年基金预算收支计划。(详见附件第二部分)

    (三)部门预算收支计划

    2010年,全县79家一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预算收入合计64574万元,预算支出合计6457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5542万元、专项支出28890万元、其他支出142万元。(详见附件第三部分)

    三、努力做好2010年财政工作

    2010年全县财政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实施国家财政政策,服务“工业强县、旅游活县”主战略,促进全县经济平衡较快发展;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进一步壮大财政实力;以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突出支出绩效评价,进一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0年将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信心,加强征管,全面完成年度收入任务。组织收入始终是财政工作的中心,越是困难的时期,加强收入征管越显重要,所以,必须在组织收入上下功夫,想办法,确保完成年初预算收入任务,注重提高收入质量。一是加强宏观税负分析。从宏观税负中分析产业结构,分析税源走向,分析税收潜力,从与2009年对比中找差距、找症结,明确增收的主攻点和努力方向。二是加强税费征管措施。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分解征收任务,完善奖惩制度,对零散税收、隐蔽性税收要加大征管方式的探索,制定一些好的征管办法,堵塞税收征管漏洞,挖掘征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同时要加强基金收入和非税收入征管措施,确保年初预算任务完成。三是加强收入入库调度。抓好重点部门的调度,主要是抓好国、地、财三家财税征收主管部门的调度,帮助解决征管上的难题,扫清工作中的障碍。抓好重点税种的调度,对征收潜力较大的车船税、耕地占用税、房产税、契税等税种要盯紧盯牢,促进和带动其他税收入库。

    (二)抢抓机遇,服务项目,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牢牢抓住城市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这些财源载体,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灵活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服务全县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开展,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一是不断加大向上争资引项力度。要突出投资重点,及时掌握中央财政政策动向,结合我县实际,选准选好项目,做好与上级投资计划的对接,积极促进国家扩大投资。二是着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认真抓好中央和省里扩内需保增长各项资金的落实到位,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不被挪用。努力拓宽重大项目融资渠道,进一步发挥县城投公司融资平台作用,提升重点项目融资能力。2010年,要重点支持中联重科产业园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建设速度。做好S205汉太公路建设的服务工作,以加快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步伐。三是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引导企业争取上级财政扶持资金,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渡过难关。继续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升融资能力。加强对2009年财政担保银行贷款资金的跟踪管理,形成资金运转的良性循环。

   (三)厉行节约,严控支出,着力保障财政收支平衡。2010年财政平衡压力仍将突出,仍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从严从紧安排支出,努力增收节支。一是从紧有序安排各项支出。根据实际情况,分清缓急统筹安排支出,能压则压,该减则减,当缓则缓,适当调整实施范围和支出进度,集中财力优先确保重点支出。二是严格控制新增支出口子。严格执行年初财政预算,除中央、省、市、县有明文政策规定和确定的重要支出外,原则上不新开支出口子。三是严格控制行政成本。严控党政机关公用经费开支,继续加强对全县公务购车、会议费、学习考察费和接待费的管理;严控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严禁超面积、超标准建设和装修;严控党政机关信息化建设项目,促进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

   (四)支持三农,巩固基础,增强农村全面发展能力。更加重视“三农”工作,继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健全农业投入保障机制,努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一是进一步落实惠农补贴发放政策。认真落实惠农补贴政策,继续加强补贴发放管理,加大对惠农补贴发放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补贴不折不扣落实到农民手中。认真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大力促进消费升级,进一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支持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出行条件。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病险水库治理以及耕地地力提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支持农村能源、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以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培训、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提高贫困乡镇的自我发展能力,落实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四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财政保障机制,确保基层组织能正常运转。继续支持乡镇机关进行改造和村部建设,为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提供经费保障。五、建立健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和聚集民力,形成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新机制。

    (五)关注民生,以人为本,重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把改善民生与扩大内需紧密结合起来。一是进一步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巩固城乡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支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补助特困寄宿生活费,添置部分课桌椅,支持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职业教育工作。二是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重视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建立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继续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健全抚恤待遇自然增长机制。三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配套医疗改革支出,支持完善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大病救助制度,加强计划免疫和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四是支持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积极支持城市廉租住房建设,大力推行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等办法。进一步推动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帮助解决部分农村困难群体改造或新建住房。五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支持全县污染企业整治,进一步落实退耕还林政策补偿机制。六是确保为民办实事支出。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积极支持省、市、县各级政府办一些顺民心、得民心、暖民心的实事。

    (六)积极稳妥,精细管理,全面跟进财政“省直管县”。一是积极应对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认真抓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各项政策落实工作,积极与省财政厅、市财政局衔接,全面清理现有各项收入划分、补助(上解)、税收返还等财政结算事项,合理确定划转基数;做好与税务、人民银行对接工作,积极应对收入征管方式、资金调度管理方式、专项资金管理方式的改变;积极向省财政厅汇报,争取省财政厅加大对我县财政资金调度的倾斜力度。二是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紧紧抓住预算编制这个“龙头”, 认真执行《汉寿县标准预算周期管理暂行办法》,做好预算编制及审批、预算执行及调整、决  算三个阶段的工作,着力从综合预算、基本支出、专项支出、预算调整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健全机制和流程,努力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三是支出绩效评价。为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科学编制财政预算,从2010年起,对上一年度的所有县级预算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及时掌握各部门预算执行进度和项目绩效情况,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使部门预算编制更加合理。四是加强财政监督。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促进监督与管理的有机融合。严格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强化财政违法责任追究,加大对违规问题的处理处罚力度。运用自查、检查、重点调查等手段,加强对重点部门、行业、资金的监督检查,巩固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成果。五是加快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目前全省已经开通了连接省、市、县三级财政部门的内网办公系统(即将开通连到乡镇),下一步金财工程建设要取得新的突破,努力建成财政内部、财政与同级相关部门、上下级财政部门互联互通的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加强对财政资金和资产的规范化管理,逐步实现预算自动汇编、收支及时汇总和决算即时生成,支撑和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六是加强财政基础管理工作。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要在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村账乡代管、乡村债权债务管理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拓宽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做到支付规范化、支付程序化、支付信息化,确保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安全、高效运行;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大非税收入稽查力度,狠抓“以票管收”,切实增加政府可用财力;强化制度建设,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推进满意财政机关建设。

    各位代表, 2010年我县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本次大会作出的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县财政收支预算和各项工作任务,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