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财政局局长 王本跃 )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9年元-11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及2010年部门预算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元—11月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完成情况
元至11月全县实现财税收入9933万元,为预算的80.1%,增加299万元,增长3.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729万元,为预算的77.4%,增加62万元,增长0.9%;上划中央两税完成2594万元,为预算的98.8%,增加577万元,增长28.6%;上划中央和省所得税完成610万元,为预算的56.5%,减少339万元,下降35.7%。
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92万元(含地税代收社保基金等),增加506万元,增长76.9%。
一般预算收入6729万元到税种情况是:
增值税完成864万元,为预算的98.7%,增长28.5%;
营业税完成1636万元,为预算的74.7%,下降37.7%;
企业所得税完成6万元,为预算的68.6%,下降279.1%;
个人所得税完成231万元,为预算的56%,下降38%;
资源税完成18万元,为预算的91.3%,下降21.5%;
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246万元,为预算的164.2%,下降5.7%;
房产税完成74万元,为预算的117.5%,增长128.4%;
印花税完成24万元,为预算的71%,下降2.3%;
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5万元,为预算的152%,增长44.8%;
土地增值税完成9万元,为预算的11.1%,下降93%;
车船税完成29万元,为预算的94.8%,下降3.8%;
烟叶税完成1281万元,为预算的45.7%,增长417%;
耕地占用税完成241万元,为预算的120.2%,增长72.2%;
契税完成76万元,为预算的63.3%,下降88.8%;
行政性收费收入完成307万元,为预算的76.7%,增长2.3%;
罚没收入完成875万元,为预算的125.1%,增长45.9%;
专项收入完成311万元,为预算的117.2%,增长36.2%;
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486万元,为预算的243%,增长20.8%。
(二)支出完成情况
元月至11月,实现财政总支出75287万元,为预算的75.9%,增加15731万元,增长26.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72999万元,为预算的75.7%,增加15492万元,增长26.9%。基金预算支出2288万元,为预算的83.5%,增加240万元,增长11.7%。
一般预算支出72999万元到大类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715万元,为预算的81.1%,下降5.1%;
公共安全支出2430万元,为预算的93.2%,增长23.7%;
教育支出15502万元,为预算的77.5%,增长31.8%;
科学技术支出73万元,为预算的87.3%,增长5.5%;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49万元,为预算的92.3%,增长88.5%;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290万元,为预算的89.5%,增长69.7%;
医疗卫生支出5856万元,为预算的80.7%,增长9.1%;
环境保护支出5903万元,为预算的87.2%,增长542.2%;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521万元,为预算的88%,下降58.7%;
农林水事务支出9110万元,为预算的58.6%,增长8.5%;
交通运输支出1544万元,为预算的63.4%,增长80.6%;
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413万元,为预算的113.4%,增长75.4%;
粮油物质储备管理等事务支出1215万元,为预算的175.9%,增长120.7%;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215万元,为预算的71.6%,下降2.1%;
其他支出163万元,为预算的5%,下降36.4%;
(三)元—11月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1、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今年以来,三家征收机关以州委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运行下行和国家税收政策调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密切协调配合,强化对重点项目、重点税源的收入管理,实现了全县财税收入的平稳增长。元至4月财税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连续4个月实现高位增幅,分别增长88.9%、84.8%、57.4%和55.2%,5至7月受去年房产税收的影响下滑了2个百分点,但到8月至11月财政收入又开始回升,并有一定的增幅。截止11月底全县实现财税收入9933万元,预计全年可完成13400万元,同比增长19%。
2、重点支出得到保障。财政支出体现了“保稳定,惠民生、促发展”的支出目标。一是保证了工资以及教师绩效工资的发放。元-11月实现工资支出22500万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40%,实现教育支出15502万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21.2%。二是基本保障了机构的正常运转,均衡调度单位公用经费,实现公用经费支出2515万元,为预算的82.4%;三是确保了卫生、交通、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再就业等扩大内需资金的需要,分别实现支出5856万元、1544万元、5903万元、20290万元,增长9.1%、80.5%、542.2%和69.7%。四是确保了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维护了全县社会稳定和安定,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3、财政运行艰难,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是财政增收难。由于县域经济总量小,全县全年预计GDP25.7亿元,人均只有5000元。且GDP对财政贡献率低,税收收入仅占GDP的5.2%。财税收入增长幅度小,财政增收难。从全县规模企业纳税情况看,烟草企业税收占据全县财税收入将近一半,其他均是小规模纳税企业,零星分散,征税成本高,征收难度大。二是可用财力严重不足。今年年初预算可用财力只有43848万元,比2008年仅增加1000万元,人均财力只有867元,预计全年工资支出2.6亿元,占可用财力的60%,财力增长远远低于工资刚性支出增长。另外各项配套多,仅教育、计育、农业等法定比例增长和上级要求各项配套全年预计4000万元以上。三是历史包袱重,财政运转困难。一方面财政累计赤字大,负债多,截止2008年底,财政累计赤字高达3542万元,占全州总额的70%以上,且负债多,近6.5亿元。另一方面是上年结转支出大,超调资金多,财政资金借出多,回收难,带来财政资金调度紧张。四是财政支出压力大。财力严重不足,单位经费开支十分紧张,要钱呼声高,需要增加支出项目多,特别是公务员津补贴、老师的绩效工资和离退休的生活补贴等支出压力相当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年底正办理财政决算相关事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数据将会有变化,待与州财政决算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大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要求,将财政收支决算情况详细再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情况
2010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财政工作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安排政府财力,努力保障各项重点支出需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推进部门预算改革,促进预算分配公平公正。进一步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健全预算分配决策机制,规范预算编制程序,提升预算管理绩效,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有力促进我县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坚持收支平衡的原则。二是做实收入。财政收入保持与GDP增长同步。三是坚持统筹兼顾,综合预算的原则。将单位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部门预算,按照先工资、后津补贴、再公用经费、再项目支出的顺序,科学合理安排支出预算,统筹安排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和其他收支,减少不合理的支出基数,编制科学、合理的综合财政预算。四是坚持科学精细、公开透明的原则。公用经费科学测定,按编制实行定员定额。
初步预算方案
财政收入:本级财税收任务14900万元,比上年增加1500万元,增长11%。全年财政可用财力51000万元,减上解支出1800万,可用再分配财力49200万元,比上年增加5300万元,增长12.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800万元,增长2100万元,增长24.2%;上级补助收入40200万元,增加3300万元,增长8.9%。
财政支出:根据可用财力,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全年安排支出51000万元。其主要项目是:一是打足工资,不留缺口。全年安排工资支出23600万元。二是适当增加全县津补贴支出。对义务教育绩效工资财政全额安排,离退休生活补助财政全额预算,乡镇人员津补贴60%纳入财政预算,县直其他单位人平月增加津补贴100元。全县共安排津补贴支出7000万元,比上年增加2000万元。三是对公用经费全县所有单位统一标准,定员定额。按照编制和单位性质,行政编年人0.5万元,事业编年人0.4万元,专项业务经费按编制数年人0.3万元,全县共安排公用经费支出3300万元。四是其它安排15000万元,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着力解决民生支出,突出乡镇、村基本支出。二是解决法定支出。三是解决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需财力保障的支出。四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五是乡镇转移支付。六是解决项目支出以及上级需要的各项配套。
三、2010年部门预算情况
部门预算是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
编制的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部门预算的编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法律赋予的部门职能范围内进行。二是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部门预算各项收支数据要求真实准确,实行全口径预算,预算内外资金、政府性基金、其他资金等各项收支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三是稳妥性和重要性原则。部门预算编制要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先足额安排人员工资和津补贴(绩效工资),再安排公用经费,最后根据单位财力状况安排项目支出。
编制的步骤和方法。部门预算编制的步骤实行“两上两下”程序,先由单位自行编制,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提交政府审定,下达单位控制指标,单位根据财政控制指标编制部门预算,上报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汇总形成本级预算草案后,报县人民政府审定,再提交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通过后,由财政部门下达各单位正式的部门预算。编制的方法:一是确定收入控制数。非税收入以上年实际完成数为基数,考虑政策性变化及增收潜力予以确定;一般预算拨款按照财政部门下达的控制指标列入单位部门预算收入,其他非税拨款按照单位的可用数列入单位的部门收入预算。二是下达单位支出控制指标,由单位将支出进一步细化到项级科目。
目前所做的工作。一是出台了《永顺县部门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和《永顺县2010年部门预算编制方案》。二是召开了全县部门预算改革动员大会。三是举办了四期部门预算编制业务培训。四是下达了单位的收入和支出控制指标。目前,部门预算编制正与一般预算编制同步进行,届时将部门预算收支编制具体情况再详细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四、扎实工作,确保2010年预算收支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狠抓收入管理,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严格依法征管,坚持做大财政“蛋糕”,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要严格依法征管,认真落实收入目标考核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促进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二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继续加强税源监控,特别是重点企业、税收大户的监管,建立健全大税小税一起抓的管控机制,继续实行以票管税,抓好零星税收的管理,加大稽查力度,依法打击偷、逃、骗税行为,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三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拓宽增收渠道。结合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加大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征收入库。四是注重烤烟生产,确保烟叶增产增收。财政在确保烟叶生产经费、分成和奖励资金的同时,加大对烟农的扶持力度,确保烤烟种植面积和预算安排烟叶税收的实现。
(二)优化支出结构,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公开性,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优先保证重点支出。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优先保证人员工资和津补贴支出,再单位的运转经费,从严控制公务招待费、会议经费、购车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确保事关民生、财源建设、重大项目、强农惠农、维护稳定等重点支出;二是加快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文化事业发展步伐。积极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加强疾病、疫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高处置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以农村基础教育为重点,继续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三免费”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开展。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着力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抓住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时机,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支持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推动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储备,以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提高财政经济运行质量。四是进一步做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促进城乡消费。努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深化财政改革,不断加强财政管理。一是全面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根据国家、省、州财政部门提出的“县级政府要在2010年全面实行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我县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县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我们将积极探索和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体系,加大非税收入的征收力度,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细化单位支出预算编制。二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提高财政预算支出管理水平;在2010年将稳步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三是不断完善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完善“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管”的管理模式,加大对乡镇、村基本支出的保障力度,切实缓解乡镇财政困难。四是进一步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完善财政监督检查机制,努力加强对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等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加强财源建设,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一是支持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为抓手,稳步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动。二是根据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上级专款的支持政策,整合部分县级财政资金,实行财政资金对县域经济的扶持投入。三是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柑桔、猕猴桃、优质水稻、烟草产业、畜牧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综合扶贫项目,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四是加大对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群体,积极培植新的财源。五是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2009年的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2010年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我们坚信,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监督和支持下,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圆满完成2010年预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