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在永顺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卢向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一)经济实现较快增长。预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5.7亿元(以下均为预计数),比上年增长10.5%,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8.9亿元、5.2亿元、11.6亿元,分别增长4.3%、22.1%、10.1%。完成财政收入1.34亿元,增长19%。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亿元,增长18.2%。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12.9%。截止11月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1亿元,比年初增长25.3%;各项贷款余额11.2亿元,比年初增长14.5%。
(二)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年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增长91.5%,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张花高速、永龙公路永顺段征地拆迁全部完成,县内所有标段开工建设,永小连接线路面设计宽度从10米增加到12米,其中进县城2.6公里路段增加到15米,桑永公路完成路面硬化31公里,春节前可基本完工;芙蓉至列夕、县城至老司城公路列入芙蓉镇景点圈旅游道路建设计划,石永二级公路完成工可等前期工作,黔张常铁路、吉恩高速公路争取工作有新突破,明年有望开工。经过一年的艰辛谈判,收回县电力公司的全部产权,为顺利实现大电网代管奠定了坚实基础;历时8年的高家坝防洪水库全面建成,已于12月下闸蓄水,高家坝电站基本建成;完成石堤友谊等5座小Ⅰ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县城南区行政中心办公大楼、安置小区二期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房开工建设,管网铺设有望完工;着力推进县城提质改造,主街道的人行道铺设、管线预埋、下水道疏浚与新建、绿化亮化工程春节前可基本完工;开发区芙蓉大道全面完工,日贷项目芙蓉镇水厂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产业建设平稳推进。工业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9.1亿元,增长14.8%,其中规模工业产值5.1亿元,增长13.9%;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87亿元,增长16.2%。积极调度生产要素,认真落实促进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规模企业生产比较正常。因受全球矿产品市场需求萎缩、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的影响,矿产品加工企业受到明显冲击,5家规模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农业实现平稳增长,完成农业总产值15.3亿元,增长4.4%,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0万吨以上。烤烟产业再创新高,全县种植烤烟6.25万亩,烟叶产量达17.56万担,实现烟叶税2848万元、烟农收入1.5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1万亩、5.56万担、1068万元、5220万元;2010年我县被国家烟草局确定为全国31个“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县”之一。完成柑橘品改低改1.9万亩,建立柑橘简易贮藏库40个、柑橘出口基地5000亩及“一村一品”示范村20个,购置选果机117台。畜牧水产业稳步发展,出栏肉猪21万头、牛1.5万头、羊5.9万只,出笼家禽117万只,水产品达3650吨,分别增长4.7%、4.1%、5%、4.5%、11.4%。实现劳务输出9.5万人,创劳务收入5.6亿元。旅游产业来势喜人,全年接待游客1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亿元,分别增长23.8%、42.9%。猛洞河漂流人数达22.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869万元,分别增长38.8%、44.1%。不二门温泉宾馆复工协调工作正抓紧进行,塔卧红色旅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开通了“芙蓉镇·猛洞河”旅游网站,组团参加湘鄂渝黔边区民族旅游商品暨民间工艺大师评选赛,获金奖1个、银奖1个。
(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退耕还林顺利通过国家、省验收,巩退项目建设完成年度任务,“八百里绿色行动”永顺段造林2376亩,超额完成州定任务。森林防火进一步加强,火灾次数比上年大幅下降。县城饮用水源保护成效进一步巩固,石堤纸厂等3家再生造纸厂污染整改通过省环保部门验收。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高坪米寨等3个土地整理项目开工建设,砂坝高楼等3个项目获准立项。全力维护矿产开发秩序,取缔非法小煤窑10处、非法采石场110处。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取得长足发展,高考取得优异成绩,二本以上院校录取人数居八县市前列。完成农村合格学校建设9所,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救助特困中小学生621名、贫困大学生391名,发放救助资金165万元。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完成县医院综合大楼、县中医院药剂大楼及6所乡镇卫生院建设;全县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40万人、5.5万人,住院补偿分别达3198万元、516万元,满足了城乡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疫病防控工作得到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5名患者经过一周治疗病愈出院,无重大传染病及二代病例发生。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土家族转角楼等5个项目被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少儿舞蹈《团拢来》荣获2009年湖南省艺术节金奖,舞蹈毛古斯代表湖南省参加了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县城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工作有序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有声有色,竞技体育成绩突出,我县运动员在全国青少年体操赛上取得7金7银的优异成绩。
(六)民生明显改善。省定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完成。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000人、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1500人,全县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新增1.24万人,发放养老金及相关待遇1.12亿元;在全额解决离休人员生活补贴的基础上,足额发放全县退休干部和退休教师的生活补贴。全年完成通乡水泥路114公里,累计完成通乡水泥路320公里、通村水泥路250公里,26个乡镇、75个行政村通水泥路。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00户,落实实物配租330户、租赁补贴502户,新建人饮工程51处,解决3.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水稻保险理赔达3.17万户、561万元,减小了农户因旱灾遭受的损失;发放家电下乡补贴380万元,受益群众达6582人次。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减少贫困人口1万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安全事故大幅下降。
(七)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的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年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19件,政协委员提案106件。扎实开展信访维稳工作,积极构建信访工作大格局,成立县信访接待处理中心,着力解决群众诉求。处非取得显著成效,河西开发工程部等2家非法集资企业处置工作全面完成,最大限度挽回了集资群众损失;启动了高峰湖旅游度假有限责任公司非法集资依法处置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年立案969起,破案734起,逮捕290人,摧毁犯罪团伙7个;办理各类聚众赌博刑事案件3起、治安案件35起,破获涉毒犯罪案件54起,刑事拘留贩毒人员61人,社会治安形势趋于好转。
二、2010年主要目标任务
做好2010年政府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加快发展为要务,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建设为关键,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维护稳定为保障,以依法行政为根本,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招商引资年”、“作风建设年”活动,努力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7‰以内,城镇化水平达33%,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2%,万元GDP能耗下降5%。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强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破解发展瓶颈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5亿元以上,拉动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以上。
加快以大交通为重点的交通项目建设,破解交通瓶颈。加快张花高速、永龙公路等一批在建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张花高速完成投资18亿元,桑永公路、永顺大桥建成通车,永龙公路完成路基工程。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吉恩高速、张花高速永小连接线、石永及永花二级公路、县城至老司城及芙蓉镇至列夕公路。加紧黔张常铁路永顺段走向和设站的汇报,并开工建设;积极做好西广铁路吉恩段经过永顺县城的争取工作。加快县乡公路改造,力争完成展壁至小溪、毛坝五寨至万民、石堤至润雅、永茂至朗溪等4条通乡水泥路任务,实现乡乡通水泥路。力争通过5至8年的努力,构建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大交通网络,彻底破解我县交通瓶颈。
加快以大电力为重点的水利能源项目建设,破解电力瓶颈。水利方面,继续抓好高家坝库区移民后续工程建设,完成响堂等6座小Ⅰ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力争沈家湾等28座小Ⅱ型水库挤进国家计划笼子;实施杉木河小流域治理工程,积极申报县城、万坪防洪工程及松柏水库灌区配套项目。能源方面,装机2万千瓦的高家坝电站投产发电,开工建设装机2万千瓦的洞潭一级电站,实施海螺电站扩机增容改造项目,积极推进猛洞河流域电力梯级开发,做好羊峰山风能发电站的招商开发工作,力争3至5年内全县电力装机由现在的3.4万千瓦达10万千瓦以上。完成县电力公司重组,实现发供分开、厂网分离,抓紧开展省电力公司代管实质性工作,3月底前实现大电网代管。编制电网改造规划,全面启动城乡电网改造,力争3至5年内国家电网投入达5亿元以上,基本完成城网、农网改造任务,破解电力瓶颈。
加快以大投入为重点的城镇项目建设,破解城镇化瓶颈。采取银行借贷、上争项目、以地生财、社会投资、招商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大力推进县城南区开发,加快行政中心建设,力争2010年底主体工程完工,2011年县四大家及部分县直单位南迁办公;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县城机关南迁,争取公安局、司法局、地税局、国土资源局等单位迁建工程开工建设;加快南区基础设施建设,南山路(永顺大道)拓宽工程基本完工,开工建设湘潭南路,实现南区与老城区对接。老城区深入推进提质改造,巩固主街道提质成效,重点推进背街小巷改造,着力实施管线入地、管网改造、路灯亮化、垃圾收集、河道治理等五大工程,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县城垃圾处理二期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营。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教育,积极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以大通道建设、芙蓉镇景点圈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芙蓉、塔卧、石堤、万坪及国省道沿线乡镇建设,注重体现民族特色,完善路网、供水、通讯、广播电视等配套设施,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
(二)全力推进优势产业建设,调优产业结构
全力扩张工业总量。力争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工业税收突破2000万元,其中产值过亿元、税收过500万元的企业达2户以上。一是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积极帮助大继成公司协调贷款,抓好年产6000吨四氧化三锰生产线建设,上半年建成投产,确保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支持锦帛钰公司提质扩能,抓紧实施1500万条浴巾系列生产线续建和2万锭紧密纺扩建工程项目,力争建成投产,争取产值过亿元;支持大洋化肥公司扩能增效,生产能力达3万吨以上;支持万源水泥公司投大靠强;积极调度生产要素,扶持合力铁矿、联合矿业、凌云矿业等一批规模矿业企业恢复生产,达产增效。二是高起点发展矿产业。加紧钒矿开发,立足经济实力强、生产工艺先进、经营管理科学的战略投资者,高起点、高标准建设1家年产3000吨五氧化二钒示范性企业,年内开工建设。培育壮大方解石深加工产业,支持王村方解石厂等企业新上母料深加工项目,力争生产能力达2万吨,产值过亿元。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抓好矿业开发秩序整治,坚持依法、科学、有序开采,对非法开采保持高压态势。三是稳步发展农产品加工。积极支持天泽生物、本草药业等企业发展生产,支持源植香料公司申报出口创汇企业,加快光皮树、香桂树等原材料基地建设,解决原材料供应不足问题,增加产量。(下转三版)(上接二版)四是加快旅游商品开发。鼓励万坪豆腐、火腿、永顺腊肉、溪州莓茶等特色食品创品牌、扩影响,支持土家村姑绣坊等民族旅游商品加工企业上规模、提档次,推进土家竹编、织锦、姜糖、米豆腐等旅游产品形成小作坊、大产业格局。五是着力推进开发区建设。加速推进永顺经济开发区配套设施建设,启动标准化厂房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功能;积极引进旅游服务业、旅游商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争取2家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入园。在张花高速公路连接线沿线及矿产资源集中区,规划3-4个工业小区,力争年内完成选址及规划编制。
巩固壮大农业支柱产业。一是稳定粮食产量。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系列惠农政策,严守耕地底线,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20万吨以上。二是稳步推进烤烟产业。继续抓好规模乡镇和专业村建设,实现稳定规模、夯实基础、提质增效的目标。认真抓好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促进烤烟产业向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把烤烟打造成为农民增收的第一大产业。三是提质增效柑桔产业。完成柑桔品改1万亩、低改2万亩,建设出口基地8000亩;加大财政投入,对果农建设简易储藏库和购买选果机实施补贴,提高柑桔选果和储藏比例。巩固壮大猕猴桃产业,引导农民扩面品改,力争全县猕猴桃面积达5万亩。培养一批销售大户及专业合作社,加强与国内水果销售龙头企业的对接,畅通销售渠道。四是恢复壮大油茶产业。创新开发模式,推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010年新建及改造油茶1万亩,力争通过8年努力,全县油茶林总面积达40万亩,发展油茶深加工企业,让油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产业。五是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加快生猪规模养殖及凤滩库区网箱养鱼基地建设,结合国家移民产业项目建设,鼓励高家坝等库区移民发展水产养殖业。高度重视疫病防控,全面落实防治措施,保障畜禽水产品安全。六是积极推进劳务产业。切实抓好新型农民培训、知识更新培训等劳务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劳务机构、职业培训机构、永顺在外人士的桥梁作用,加强与发达地区劳动部门、用工企业的联系,有序组织劳务输出,确保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在9万人以上。
整合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坚持以推进芙蓉镇景点圈建设为核心,加快景区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亿元。一是配合推进芙蓉镇景点圈建设。全力配合芙蓉镇景点圈建设,抓好芙蓉镇至列夕、县城至老司城等旅游道路建设,大力申报、实施路网、电力、通讯、广播电视、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项目,积极发展以吃住行、游购娱为主的旅游服务业,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努力将芙蓉镇打造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二是加快重点景区建设。积极推进猛洞河漂流提质扩容,抓好抚志旅游中转停车场建设,抚志至哈妮宫路段力争用环保电瓶车接送游客,开发牛路河至猴儿跳段漂流;开展4A级景区创建,力争年内实现挂牌;年初收回猛洞河漂流经营权,力推猛洞河漂流与芙蓉古镇联合营销。抓好不二门景区保护开发,温泉洗浴中心和四星级宾馆年内建成并对外营业;在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争取在猛洞河、连洞河县城段修建橡胶坝,将县城逐步建成独具浓郁特色的“水城”。加快塔卧红色旅游项目开发,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努力把塔卧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积极争取全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加强老司城古遗址保护开发,推进“中华·土司王城”建设,再现土司王朝的神秘和辉煌。积极争取项目,加强小溪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张花高速、张罗公路沿线特色村寨和民居保护,精心打造张罗公路永顺段沿线休闲旅游风光带,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游、农业观光游、民间风情游。三是加强促销和管理。强化与张家界、凤凰等周边景区合作,积极承接客源,加大联合推介、共同促销力度。加强猛洞河景区、不二门公园的保护,依法查处破坏景区资源的违法行为。抓好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培训,及时处理游客投诉,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服务业。继续推行“万村千乡”工程,加快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推行农资、鞭炮统一配送;认真搞好“家电下乡”工程,及时足额发放补贴。大力实施“放心肉工程”,健全检疫检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县城生猪定点屠宰率达100%,已建定点屠宰场的乡镇达95%以上。进一步规范县城及重点集镇的房地产开发,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非法集资活动。
(三)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抓好退耕还林抚育和巩退项目实施,加快生态公益林、天保林、长防林、能源林建设及石漠化综合治理,拓展“八百里绿色行动”造林范围,重点向公路沿线、旅游风景区、城镇周边和河流两岸绿化造林。加强森林保护管理,健全森林防火应急机制。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新建沼气池1000口,健全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格执行新上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认真落实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强重点行业排污监管和污染治理,抓好猛洞河上游生态保护和城乡饮用水源保护,依法查处涉污案件。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严格耕地保护,大力开展违法用地综合整治,建立违法用地整治长效机制,狠抓耕地保护责任落实,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继续搞好高坪懂坪等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开工桃子溪土地开发项目。加强矿产资源保护,继续开展小煤窑及采石场等专项整治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积极争取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治理。
(四)努力推进各项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努力推进各项改革。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永顺经建投公司建设,加强土地储备和国有资产归集,扩充资本和实力,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偿债机制,做大做实经建投公司,解决缺钱办事的问题;争取恢复工商银行,加强银企对接,着力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增强全县的信用意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强力推行财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改革,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保障津补贴发放;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提高财政支出管理水平;加强财源建设,加大依法征税的力度,提高财政保障水平。探索推进县城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城管行政执法局,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推行精细化管理,强化县城管理效能监察,提高县城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民依法流转土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巩固成品油税费改革成果,理顺交通管理体制,明确县乡交通管理事权,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实现人财事权相统一。抓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界定部门职责,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引资额7亿元以上,5000万以上的项目落户3个以上。重点围绕芙蓉镇景点圈建设、钒矿开发、水能资源利用、南山新区、油茶加工等重大项目,着力引进大汉集团等理念新、信誉好、实力强的大企业,力争在引进大项目大客商上有实质性突破。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组建招商小分队常年上门招商、驻点招商,积极开展亲情招商、代理招商、部门招商和以商招商。建立招商引资项目“五个一”制度,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抓好招商项目的跟踪落实。
(五)尽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切实改善民生
加快社会事业建设。继续实施科技富民强县战略,鼓励天泽生物等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结合创新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加快教育强县步伐,稳步推进农村合格校建设,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抓好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启动南区学校建设,着力解决城区学校超大班额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学前教育监管,重视特殊教育。认真抓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救助体系建设,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及疫苗接种工作;认真搞好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参保工作,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强化食品药品监管,确保人民群众就医、饮食和用药安全。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力度,加强以网吧整治为重点的文化市场管理,积极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加强体育场馆建设,积极组队参加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强化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严格奖惩制度,力争进入全省一类县行列,开创人口和计生工作新局面。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城镇新增就业2500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600人、就业困难对象就业400人。突出民营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加大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扩面力度。继续完善以农村五保、城乡低保为主体,临时救济、城乡医疗、重残救助等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乡镇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让五保老人安享晚年。
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抓好扶贫开发,积极搞好信息化扶贫工程试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确保1.5万名低收入人口稳定脱贫。切实做好干部津补贴和教师绩效工资发放工作,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离退休干部及退休教师生活补助全额列入财政预算,乡镇人员津补贴的60%列入财政预算,县直单位干部职工月均增加津补贴100元。抓好移民后续扶持工作,着力解决移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完成廉租住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解决城乡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加强道路管养,认真编制通畅工程及农村边际路、网络路、断头路建设规划,把通畅工程作为“十二五”的重点工作来抓,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行路难问题。加快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解决3万名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继续抓好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村村通”工程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认真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着力改善项目区的水、路等基础设施,为群众兴办一批好事、实事。
(六)倾力推进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抓好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建立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精细化监管制度。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不放松,突出水陆交通、私建房屋、小煤窑、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强化职责,加强监管,整治隐患,减少一般安全事故,严防较大安全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
抓好信访维稳。扎实构建以县信访接待办理中心为龙头、乡镇信访调处室为基础、村信访代办站为前哨的大信访工作格局。强力化解信访积案,着力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移民安置、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依法打击冲击党政机关、堵塞交通的违法犯罪行为。
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积极预防、妥善处置重大群体性事件。坚决打击“法轮功”、“主神教”、“门徒会”等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重大暴力犯罪及“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大力整治“黄赌毒”,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积极支持县政协履行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在乡镇政府及县直部门开展绩效评估工作。大力弘扬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奢侈之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禁领导干部经商办实体、插手工程招投标和土地出让,严禁行政事业单位违规使用项目资金,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
(二)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减少行政审批,加强政务中心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规范行政检查、收费和罚没、行政处罚行为,认真执行减轻企业负担的有关规定,对重大工程项目和重点企业实行执法检查报告制、首违不罚制,对损害发展环境行为,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三)改变工作作风,切实抓好落实。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团结务实、争创一流”的永顺精神,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一线工作法”,努力做到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实效在一线检验,做到为政要勤。认真执行“六办工作法”,机关干部对企业、基层、群众急办的事情要“立即办”,对老大难问题“主动办”,对普遍性问题“上门办”,对条件暂不具备、一时难办的问题“跟踪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问题“公开办”,对需要多方协调的问题“积极办”,做到积极履职。强力推行“工作成果倒逼法”,按照“目标倒逼进度,进度倒逼措施,措施倒逼程序,下级倒逼上级,督查倒逼落实”的方法,做到争先创优。
各级干部要对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做到一个口号喊到底、一声号令传到底、一股狠劲干到底。要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事后再结论。要少说话、多干事,干成事、再说话;要干一件事、象一件事,办一件事、成一件事,努力在全县形成团结务实、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