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发赶超凭什么中国县域发展样本宁乡启示录》的几点感受

 

近日,有幸拜读了段羡菊同志所著的《后发赶超凭什么——中国县域发展样本宁乡启示录》,一口气读完这本30万字近400页的精彩之作,颇感酣畅淋漓、意蕴深长,该书不愧为经世致用之作,是县域发展实践者和研究者不得不看的“特殊”参考书。

这本书的研究对象特殊,关注方向好。郡县治,天下安;郡县丰,天下富。县域作为国家最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点,地位十分重要、责任极为重大。近年来,各级对县域发展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先后出台系列文件和举措,培育和激活了一批经济强县。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所说:“县级政府间的竞争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奇迹的根本原因”。那么,这本书关注和研究县域发展,就是切中国家发展肯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基层实际需要,对推动民富国强、促进城乡统筹具有重要意义。

这本书的撰稿作者特殊,思维视角新。提问是记者的天职,思考是记者的本分。段羡菊同志作为新华社湖南分社副总编、高级记者,立足全国县域的坐标,全面真实地记录、总结、解剖宁乡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使这本书拥有立体的视野、开放的思维、鲜活的语言和精到的文字。特别是他十年如一日的跟踪宁乡,夸父逐日式的追问——后发赶超凭什么?彰显了一名资深记者的职业敏感、创作激情和思考责任,体现了一名现代儒者的地域情结、价值追求和天下襟怀,更注定了这本书有广度、有深度、有力度,能让读者管中窥豹、一揽众山小。

这本书的选择样本特殊,参考价值高。作者选择宁乡作为研究样本绝非偶然。可以这样说,宁乡无论是区位条件、资源禀赋、还是产业基础、财政实力,都是湖南省情乃至中国国情的一个缩影。十年间,宁乡的GDP72亿元增至490亿元,增长6.8倍;财政总收入由2.3亿元增至25.5亿元,增长11.1倍,它的崛起过程是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经济强县突破的一个典范,它的跨越轨迹对于中国广大县域特别是中西部谋求后发赶超的县域来说,极具指导性和借鉴性。也正如作者所述,纵观中国二千多个县区,有哪个像宁乡这样在短暂十余年即实现由乱到治、由弱到强的大逆转,迸发出欣欣向荣的活力呢?

这本书的蕴藏内涵特殊,启迪作用大。县域发展是个大课题,研究的人很多,研究的书籍也很多,但立足于一个县域融新闻调查与学术思考于一体的不多。该书的价值在于生动性、形象性和启迪性,它以新闻调查为手段,以狼宁乡、四小龙等为主题,以道林事件、5127人才引进、金洲新区开辟等事例为素材,以干部、群众、学者、领导等为采访对象,以具体数据、新闻图片、工作举措作应证,删繁就简,叙议结合,既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读之给人以启迪,思之予人以希冀。

著书立说是一件苦事,苦中亦有乐。向段羡菊同志致敬!向更多的愿为一个地方繁荣昌盛、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思考者、实践者致敬!          

 (罗希奠  湖南省宁乡县委办政研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