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现状条件分析

   一、现状条件概况

1、区位条件

   河洲村行政隶属于湘潭县易俗河镇,位易俗河镇的西部,与银塘村、杨溪村、中湾村、白米村毗临。辖229平方公里。该村被涓水环抱,与河口镇中湾村、白米村隔河相望。

2、自然及资源条件

1)地形地貌:河洲村地势平坦,位于河床平原地区村内。村内植被覆盖率不高,水面面积大,总的自然环境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动物以农村家禽、家畜等常见动物为主,区内无珍稀动植物。

2)地质:村域内土壤主要为旱土和红沙壤土,土质肥沃,境内土地为平原,地下无矿产。

3)水文情况:村内有较大的河流——涓水,灌溉蓄水比较方便,在村内有许多灌溉渠,但由于靠近涓水,洪水成灾。

4)气象条件:河洲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潮湿,四季分明,春夏多雨,暑热期长。气温因年际、月份和地域不同,寒暑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为18.6℃。月平均气温以7月最高,1月最低,最高温为40.1℃,最低温为-10.6℃,最大温差达50.7℃。湿度为82.43%。年降雨量在1600毫升。

5)资源条件:1)土地资源。村里基本农田较、蔬菜基地和水域较多。对以后发展建设比较有利;2)水资源。村内水资源较多,全村水域面积达400亩。

6)道路交通:河洲村因临涓水,涓水河堤道为主要过境道路。村内现有公路12公里,主要道路部分被硬化,全村硬化道路有6公里,大部分村道是沙石路,用以通到户,村级公宽度大部分为4米。

7)出行方向:村级公路基本未通客车,主要交通工具为摩托车和自行车。村民日平均出行次数为1-2次,出行的目的为:外出打工或购物。

2、人口与经济

1)人口与用地:全村现有15个村民小组,居住户数324户,人口1196人(劳动力896人,其中外出劳动力250-300人),全村人口年龄结构比例相对平衡。有老年化趋势;人均收入3446元。村域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推广优质稻1200亩,经济作物120亩。

2)经济状况:河洲村以水稻种植,蔬菜种植为主,全村耕地面积有1976亩,主要输往长、株、潭等多地。村级集体收入年1万元,村级固定资产143万元。

3 建设情况

1)该村为平原地区,但缺乏规划布局,建筑比较分散,居民建筑基本为两层砖房,建筑质量较好。但房屋建筑的功能不合理,造型无特色,朝向不合理,且住宅周边环境较差,公共设施不太配套,这将是本次规划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2)村内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村内没有集中的娱乐文化设施,缺少体育设施。

3)基础设施情况:

河洲村目前生活用水水源主要是地下水,由村民各家单独打井取水,但所取的水未经过任何处理,使用的水的质量无法保证。农田灌溉用水主要由渠道抽取,水渠设施仍需改善。

 目前河洲村污水处于自由的排放状态,没有统一的排放系统,容易污染地下水和造成土地咸碱化,所以污水处理问题需及时解决。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未成系统,急需修建垃圾收集围子

 河洲村以实现户户通电,农电网改造基本完成,现配电线路主要以水泥电杆架空敷设。

 村内数字微波电视普及率为30-40﹪。电信市话接湘潭县电信局话网,通至大部分住户,有电话198户,移动电话326部。

 全村目前的能源以煤、沼气为主,使用沼气的居民,全村只有10户。按照河洲村的发展规划,到2009年底沼气池的数量将达到100个。

4、村庄现状用地总汇表

现状用地构成表(全村)

序号

名称

数量(ha

所占比例

备注

1

总用地

2293

100%

 

2

建设用地

137

60%

包括村庄工矿用地

3

 

135

59%

主要指较大面积的水面

4

种植用地

1316

574%

包括所有农田及庄稼地

5

交通用地

48

2%

主要知道路

6

未利用土地

657

287%

包括河滩

二、优势及主要问题

1、三农问题分析

(1)农民:该村农民人口1196人,其中男劳动力896人。目前的教育程度、个人素质和职业技能比较低,这是制约当地持续发展的障碍。人均收入3600元,在湘潭县还处于中等水平,同城市居民的收入还有一定差距。

(2)农业:受到湘潭市和易俗河镇经济发展的强力辐射,当地农业的发展已经基本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但其发展潜力今后仍然有待深挖。目前其主要的农业发展方向是水稻生产,其中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20多亩。同时,畜牧业也有一定发展。有大片的水面,渔业发展快,养鱼基地有多个,还种植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也有一定的支撑。

(3)农村:就目前而言,河洲村居住比较分散,包括道路交通、市政服务和社会服务设施(医疗、教育等)在内配套服务缺口比较大,而且也是制约当前该村发展的瓶颈。同时,它也是当地村民最急切盼望加以改善的环节。

2 本村发展形势分析

1)优势

1)、 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2)、 村支两委及村民强烈求发展和奔幸福的意志。

3)、 邻近市区,可以充分接受湘潭市和湘潭县、易俗河镇辐射能量;经济基础比较好。

4)、本村属于平原地区,但还有许多未开发好,建设用地较多。

5)、有充足的地下水源和良好的用地建设条件

2)劣势

 1)、区位条件较差,外出必须经过银塘村和杨溪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的该村经济发展。

 2)、农民住宅比较分散,土地利用率较低,土地资源浪费,无集中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村内院落空地较多,农房间闲置地较多,宅间杂草丛生。河洲村尚未设置集中供水设施,村民仍采用地下水,雨、污排水属于自由式排放,直接由房屋周围排放至周围灌溉渠。

 3)、无垃圾收集站,农户垃圾无收集存放,塑料垃圾乱扔,对环境污染严重,无污水处理设施,生产废水随意排放,严重影响环境和水域。

 4)、禽畜养殖不卫生,部分养殖房位置不当,严重污染下游水体和公共卫生。农房部分为人畜未分离,厕所为旱厕,卫生条件差。

 5)、产业结构简单,无特色产业,科技含量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

 6)、 河洲村尚未设置集中供水设施,村民仍采用地下水,雨、污排水属于自由式排放,直接由房屋周围排放至周围灌溉渠。

3)机会

国家宏观社会经济日趋上升的背景“十一五规划”当中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明确政策;两会和十七大的召开;政府对河洲村的重视,河洲村获得难得的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