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县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粮食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

 

近几年由于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特别是2004年以来,我县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良种率也不断提高,产量水平也比较高。2006年我县粮食播种面积达187.46万亩,粮食总产93.84万吨。水稻播种面积177.46万亩,其中早稻面积84.4万亩,单产460公斤;一季晚稻0.2万亩,单产570公斤;双季晚稻92.86万亩,单产532公斤;旱粮播种面积10万亩,单产550公斤。

 

二、优质稻产业化开发成绩显著

 

1、优质稻面积不断扩大。2006年全县种植优质稻面积102万亩,占全年水稻播种面积的54.4%,其中中档优质稻70万亩,平均亩产485公斤,高档优质稻32万亩,平均亩产465公斤。

 

2一乡一品,连片种植。我县优质稻生产坚持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化布局,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采取一乡一品连片种植,便于技术服务和订单生产,防止混杂,确保质量。

 

3、落实订单,确保农民增收。全县优质稻订单面积为50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32万亩,全部实行订单生产。根据收购合同中档优质稻企业按普通稻加价5%收购;高档优质稻按普通稻市场价基础上加价25%以上收购,中路铺、白石、茶恩等乡镇为绿色食品基地在此优价的基础上,再上浮5个百分点进行收购,实现优质稻优质优价收购,致富农民。全县种植优质稻可为农民增加种粮收入7800多万元。

 

三、抓好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以上级项目支持为契机,自筹部分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主要包括水库、塘坝建设、标准粮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综合开发等。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县境内还没有集粮食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粮食收购要依赖外地企业,粮食收购没有保障,农民利益得不到切实的保护,建议上级予以项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