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情况

 

湘潭县是湖南农业大县,全县国土面积251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975万公顷,其中水田6.294万公顷,基本农田5.81万公顷,有中型水库5座,小一、二型水库133座,大型灌渠韶山南、北干渠流经湘潭县境内93.3公里。

 

1988—2006年初期间,县水利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国土局和县农业局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大面积建设资金有1.5亿人民币,开展大田平整22处,整理水田1.63千公顷,建设标准粮田4万亩,建设节水示范面积3万亩,结合土地平整,标准粮田建设,规划、建设农田机耕道、田间路,便于农业机械的运行和操作。80年代初,原古城乡的九龙、兆托村率先实施田埂硬化,全县各地相继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的田埂硬化建设发展很快,到2005年止,田埂硬化面积达0.8千公顷,主要集中在古城、泉塘子和青山桥等地。

 

1988—2005年期间,田间排、灌渠系建设速度快,1988—1995年主要是原有排、灌渠清淤、整修,1995—2005年,由于耕种机、收割机、插秧机、池塘清淤机等农业机械耕作面积的不断扩大,主要是渠道改变拉直与机耕路、田间道配套修建以及渠道三面硬化工程。通过历年不断的建设,湘潭县农业基础设施有一个较好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湘潭县农业面积大,多年来,除国家投资进行集中连片的大面积区域建设外,对农田小水利的投资非常有限,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老化,年久失修;

 

2、灌、排渠道淤塞,渠道渗漏严重,农业用水利用率低,灌渠不能达到设计灌溉能力,排渠排水不畅,形成内渍;

 

3、少数平坦地区机耕道窄小坑洼,田间道稀少,农业机构耕作不便,人工消耗大。

 

三、建议

 

湘潭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面积大,范围广,投资金额巨大,任务艰巨。

 

1、中央、省、市、县级财政须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扩大建设面积和建设区域,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

 

2、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建设的积极性,结合中央、省、市、县财政的支持,充分发挥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积极组织自筹(筹资、筹劳),合理分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艰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