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狠抓城市建设,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上力求新突破
城市品位是经济实力的最好体现,城市形象是对外开放的最好名片。要以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品位、健全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为目标,加快建设与经济实力相适应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城市形象与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1、以完善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要十分突出规划的龙头作用,强化“大规划、铁规划、好规划”的观念,按照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城乡统筹的要求,着力完善“一中心、四组团、四卫星镇”的城市总体布局,打造“一桥、二带、三场、四路、五园”的城市框架,并对全市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进行空间优化规划,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有序、功能提升、发展协调的城乡一体格局。要强化规划执行的监督,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2、以建设中等城市为目标带动城乡一体化。无论是强化城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还是完成城市现代化的紧迫任务,都要求我们高投入、快节奏推进城市建设,都需要我们负重拼搏、持续攻坚。要加快城市东扩步伐。今年是群丰新区建设的突破之年。必须加紧完成《群丰新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开工建设“一个中心、三条主道”。“一个中心”就是新行政中心,这是整个城市东扩的“龙头”,今年要动工兴建新行政办公大楼,力争在2010年完成政府机关搬迁;“三条主道”就是要启动资江大道跨铁路桥、平安大道、群丰路的建设,形成新区主干路网。通过城市东扩,使城区面积扩大到25平方公里以上,城市人口超过25万,达到中等城市规模。要全面优化老城区环境。城市是百姓生活的家园,城市建设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今年要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工建设大湾广场和城市垃圾填埋场,增建一批公共设施和公共绿地,全面完成环城北路配套改造,着力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城市环境大变样、城市功能大提升、城市形象大改观。
3、以打造大交通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交通是纽带。要继续围绕拓展发展空间、改善交通条件、提升道路景观,大力度、快节奏推进交通建设。要着力打造市内半小时经济交通圈。加快 “四纵四横一高速两连线” 路网建设(“四纵”即布禾公路、省道S312线冷水江绕城公路、S312线军诚路、铎矿公路;“四横”即省道S312线、县道X040线、同渣公路、冷戴公路;“一高速”即娄新高速公路;“两连线”即娄新高速公路经禾青、炉竹、黄场、沙塘湾与冷水江互通,娄新高速经潘桥、布溪与冷水江互通),力争到2010年全市初步形成市内半小时交通圈,即从全市任何一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出发,30分钟可到达市中心和高速公路。要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三站六点二园”,构建布局合理的客货运输站场,形成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道路运输网络。加紧建设市区东、北、南三个二级汽车客运站,渣渡、禾青、三尖、铎山、矿山、金竹山六个乡镇站点,城区、经济开发区两座物流园。要加快铁路运输扩能改造。积极争取、多方协调,加快提升我市境内三个站点铁路年运力,从根本上改善冷水江市铁路交通压力。同时完善基础性配套服务设施,缓解交通拥堵,从而形成高效、畅达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
4、以建设新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继续推进农村“五个一”建设和“三清四改五通”工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就业转移工程,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整体提高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引导示范村加强班子建设、文明建设、产业建设和基础建设,率先实现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目标,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提供样板和示范。通过上述途径,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