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衡阳县人民政府专门发出通报,对该县电力局在电网建设、优质服务、可靠供电等方面进行特别表彰,给局长胡晓成记三等功,并号召全县各单位向他们学习。这是该局继获得省电力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省文明单位等称号后的又一殊荣,是县委、县政府对该局从战略高度抓好电力建设,有效地促进电力建设和县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充分肯定。
    衡阳县经济建设如火如荼,与电力建设密不可分。为打造安全高效电力网,该县加快电网改造步伐。据统计,2000年以来,全县共投入电网建设资金近2亿元,超过前50年的总和。2004年起,新架一条110KV电源线路,新建一座110KV变电站,实现了该县110KV电网由原来的单一电源供电变为环网供电,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同时,该县加快对变电站的新建、扩建和增容建设,分别在樟树、界牌、井头、关市等工业项目集中地区布局1座500KV、1座220KV、4座110KV变电站,确保新增工业项目用电。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以220千伏为中心、110千伏为骨干、35千伏为主体的供电网架,彻底破解了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瓶颈。同时,该县投入农网改造资金1.02亿元,完成改造计划的117%,使农民用电价格从原来的1元/度降低到0.588元/度,年减轻农民负担3000万元以上。
    优良的用电环境成了衡阳县招商引资的优势品牌。在该县我们可以看到,厂房建到哪里,高压线就架到哪里。福建三安集团在该县关市乡投资8亿元兴建大型选矿区,由于当地变压站容量不能满足工业需要,县电力局在局长胡晓成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在短短2个月内就完成了新变电站的选址、报批、筹备等工作,同时,根据三安集团的用电需要,对主供变压器增容2次,并把高压线架到了层峦叠嶂的选矿车间门前,为三安公司的先期投产和早日扩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大规模电网建设中,征地、规划等政策处理是供电企业最为棘手的工作。在衡阳县,每遇到这些难题,县主要领导都会亲自协调解决。新中源陶瓷集团投资8亿元在该县樟树乡建立衡利丰项目,为了方便该项目建设和生产,该县县委书记邹文辉、代县长白一峰与该县电力局积极向上争取在新中源陶瓷集团附近建造一座500KV中心变电站,并想方设法解决建设中的征地拆迁、补偿、运输等难题。短短的5个月时间,该中心变电站已完成报批、论证、立项、征地拆迁、土建、引入和输出线路的电源走廊建设。宽松和谐的电网建设环境吸引了上级电力部门的资金投入。近期,又将投资近亿元在全县的中心地段新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
    在建设安全高效大电网的同时,该县电力局始终绷紧优质服务这根弦,想方设法把“清凉”和“温暖”送给千家万户。县电力局认真落实《员工服务行为十个不准》、《供电服务十项承诺》、《三公调度十项措施》等,并向社会公布10项优质服务承诺,在城乡聘请13位“电力舆论监督员”,每年召开二至三次座谈会,及时听取监督员的意见。同时,电力110抢修班推行“警式抢修”和“零点行动”,把变电站设备的计划检修工作和需要较大面积停电的检修工作,都放在零点以后进行。今年7月7日上午11时许,县城商业城地段由于施工车辆不慎撞断高压电杆,造成大面积停电。电力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后,立即展开抢修,尽管地面温度接近40度,但他们采取轮流上杆、轮流休息的办法,在下午4点之前完成了高难度的抢修工作,提前为群众送去了“清凉”。
    安全高效的大电网和高水平的优质服务,结束了杉桥、潮江等部分乡镇逢年过节停电和县城内负荷高峰期拉闸限电、故障抢修停电的历史,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衡阳县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2.4%、21.1%;全县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工业总产值增长18.1%、财政总收入增长 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