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嘉禾县行廊镇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工地上热闹非凡,挖机、运输车一字排开,70多名民工在工地上紧张地忙碌着。
  
  “为了让广大群众尽早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我们的施工队伍从早上七点就进场作业,一直要到天黑才收工。”负责该标段施工的省水利水电施工公司现场负责人李强告诉我们。
  
  同样的场景,也在该县盘江乡阉鸡岭上的盘江水厂扩建工程工地上演。城乡供水一体化,这项涉及嘉禾38.15万人安全饮水的惠民工程,已从规划图纸进入实地施工,宏伟的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科学调研,因地制宜谋规划
  
  嘉禾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易旱易涝,加上雨水分布时空不均匀,全县季节性缺水非常严重,特别是夏秋季节,“十年九旱”的现象屡见不鲜。
  
  近些年来,尽管嘉禾县把饮水安全作为农村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采取了一些办法,解决了局部地区饮用水不足的问题。然而,目前全县仍有18.37万人存在饮水困难,其中12.32万人有安全饮水隐患。
  
  水是生命之源。俗话说得好,“人可以一日不吃饭,但不可一日不喝水。”
  
  面对这个棘手难题,嘉禾县委、县政府领导如鲠在喉,不拔不快。
  
  2009年4月,嘉禾县提出了“城乡一体化供水”的科学构想:2013年前基本实现乡镇通自来水;2015年解决国家新增规划内12.32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县95%的行政村通自来水;2020年前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
  
  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早日完成工程可行性论证,嘉禾县水务局专门聘请专家开展调查论证。通过一年的努力,《嘉禾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嘉禾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规划》“新鲜”出炉,并在县人大代表会议上高票通过。
  
  很快,一个请求把嘉禾列为全省首个城乡供水一体化示范县的报告,“飞”向了省水利厅。
  
  2010年7月2日,省水利厅组织专家对《嘉禾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规划报告》进行审查,提出了修改、补充和完善意见。后经省水利厅研究,基本同意了嘉禾县修改后的《规划报告》,并下发了《关于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规划报告审查意见的函》。
  
  2010年8月13日,是一个让38.5万嘉禾人民欢欣鼓舞的日子,这天,省水利厅将嘉禾列为全省唯一的“湖南省城乡供水一体化示范县”。省发改委、省水利厅先后对该项目一期工程下达了中央预算内投资实施计划和省配套投资计划。
  
  从提出“城乡供水一体化”构想到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知情的人都知道,这饱含着省、市水利部门对嘉禾的殷切希望,凝聚了县委、县政府领导对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果断决策,也折射出嘉禾水利人践行“献身、负责、求实”水利行业精神的辛勤付出。
  
  创新图强,多措并举抓建设
  
  有了省里的鼎力支持,嘉禾县信心百倍、踌躇满志。
  
  嘉禾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总投资24960万元,将建成以盘江水库、泮头水库为主要水源的中心供水区,以及塘村、金山、江里、邹山、石桥等五个重点供水区。设计基准年为2010年,设计水平年为2025年,设计年限15年,设计水平年供水人口38.15万人,设计日供水量5.63万吨,年供水总量2058万吨。
  
  该县一期工程投资预算5423.65万元,包括源水管道工程、水厂扩建工程、盘江水厂至行廊茶场输配水工程三大部分,涉及盘江、城关、钟水、田心、行廊等乡镇供水管道沿线相关村庄的生产、生活用水。一期工程建成后,可有效解决和保障县城城区和工程沿线村庄近1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对项目多、压力大、时间紧的种种现实困难,聪明睿智的嘉禾人创新图强,迎难而上。
  
  变则通,通则活。为了提高城乡供水保证率,该县将盘江水库、泮头水库、邹山水库、金山水库的供水管网,相互连通,以调节水量,从而建立起联通县城城区及全县17个乡镇、208个行政村的供水管网。
  
  对于局部地势高的村庄,他们采用修建高位水池、局部提水等办法,解决群众用水需求。
  
  为了解决建设资金缺口问题,嘉禾县除自行筹资建设外,还在BT模式上做出有益尝试。
  
  “这样一来,既可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又可缓解财政压力,何乐而不为呢!”2010年8月25日,嘉禾县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建设听证会如期召开,县四大家领导来了,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来了,村民代表也来了。他们一致认为,要积极采用BT模式,加快工程实施进度,促使工程早日投入使用。
  
  攻坚克难,誓引山泉润民心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
  
  “自从去年12月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工人们就没有放缓过建设的步伐,力争早日让城乡居民用上更加优质的饮用水。”嘉禾县水务局局长侯松告诉我们,为了最大限度减小梅雨天气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工人们自创了一套灵活的工作方式:下雨的时候,先做室内工作,天气好了,就加紧做管道铺设等室外工作。
  
  城乡一体化供水一期工程要穿越宽达120多米的钟水河。今年元月,施工进入关键时期,可天公不作美,接连下了一个星期的雨。一时间,钟水河的流量达到50立方米/秒,眼看河水就要漫上施工前建设的围堰。
  
  危急时刻,他们一方面协调上游的水库和发电站关闸错峰,一方面指挥下游的发电站开闸泄洪,同时组织施工队伍加高围堰,最终化险为夷。在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今年3月15日完成内径400毫米的输水钢管顺利过江,实现了赶在汛期前完成施工的预期目标。
  
  从钟水河大桥到五百洞大桥,这段线路的水管铺设是地形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地段。在五百洞大桥附近的山上,刚刚完工的高位蓄水池显得异常壮观,它离山脚下的公路足足有100多米高。
  
  明眼人都知道,选择在这里建水池,是因为它有地势高的优势,可以实现水流靠自身压力流到行廊镇区的目的。可正是因为地势高,也让施工难度变得异常之大:建设这座容积达1000立方米的水池,需要搬运大量的砖头、水泥、钢筋和钢管等施工材料,这里山高路陡,如果修公路上来,不仅工期长,而且造价高。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们从宜章县请来了由20多匹马组成的马帮。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这项关键性的工程也于今年3月底顺利完工……
  
  采风嘉禾县,满目传佳音。目前,一期工程的高位水池、舂陵河穿河主管等工程已完工,盘江水厂扩建和主输水管网工程正抢抓工期施工,已接近尾声。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几个月之后,来自盘江水库的涓涓清泉,将汩汩地流进千家万户,滋润广大群众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