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整治扶贫腐败需抓严抓实监督执纪问责

[ 作者:蒲小萄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11 录入:吴玲香 ]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12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召开全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现场推进会。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再出重拳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人民网 12月6日)

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惠农扶贫政策的落实、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它损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啃噬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大阻碍。要确保国家扶贫政策落到实处,确保扶贫资金用到实处,抓严抓实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至关重要。

聚焦中心抓监督。围绕扶贫领域资金落实和政策执行等重点,抓关键环节发力、盯工作重点着力,针对一笔资金、一个项目、群众反映的一个问题,实施监督、精准把脉,从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转变。着重检查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看是否存在私分截留、贪污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严查执行政策打折扣、搞变通、缩水走样等问题,将扶贫领域腐败现象扼杀在摇篮中,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能够落实到位。

执纪问责抓落实。抓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是开展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出现的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的重要抓手,要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做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落实好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确保责任压力精准传导。利用好问责利器,对扶贫领域党风廉政建设不重视,监督执纪问责抓得不严不实,“两个责任”落实不力导致扶贫领域腐败问题频发,或者对突出问题整治不力、走过场以及查处问题不认真、责任处理不到位的,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一案双查”。

廉政教育抓源头。随着扶贫工作向纵深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多发频发,屡纠屡犯,加强警示教育需警钟长鸣。要丰富警示教育形式,除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学习扶贫领域典型案例之外,还可以安排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实地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到监狱参观感受监区生活、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接受“体验式”廉政警示教育,强化不敢腐的震慑。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龙安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