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严打扶贫腐败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 作者:胡敬腾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01 录入:实习编辑 ]

宝鸡市纪委日前下发通知,在全市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活动,专项治理自 11月下旬开始到年底结束。市纪委已成立13个检查组,深入各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开展全程督导检查,对问题线索进行清仓起底。(11月30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

脱贫攻坚是现目前我们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前不久刚闭幕的十九大报告重点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为了贫困地区和人民谋发展、找出路,尽快打赢脱贫攻坚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在脱贫攻坚方面拨付了大量专项资金。然而,个别领导干部却打上了这些钱的主意,把贪欲之手伸向了扶贫领域的资金。这其中哪怕一分一毫都会严重损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都是在严重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面对这样的情况绝对不能忽视和姑息。

贪污腐败之恶,不只以金额的多寡论,损害群众利益的事再小也是大,反腐败就是要眼里不容一丁点儿沙子。无论涉及金额的大小多少,都要重拳出击、严格执法,这是对脱贫攻坚的任务负责,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利益负责,更是我们党和国家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一贯主张和作为。那些贪污多的能烧坏点钞机的“硕鼠”当除,而“贪吃的苍蝇”也同样需要严惩,因为他们的影响一样恶劣,因为他们都同样在损坏着国家形象和人民的利益。

杜绝扶贫领域资金腐败的良策,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扶贫领域的监督执纪问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加强权力监督、监管,畅通民情投诉渠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其次,加强问责制度的建设,用制度来管理干部和工作事务,开展任何工作都要按程序开展,严防暗箱操作。再次,还要加强干部队伍自身的建设,培养、树立起广大领导干部亲民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最后,进一步增强针对扶贫领域贪腐的惩处力度,抓早又抓小。

对于扶贫领域的贪腐出重拳,就是要打破个别干部的侥幸心理,让与群众直接打交道的干部都懂规矩、守纪律,不敢胡作非为,还广大群众一份安心,为脱贫攻坚任务的顺利完成保驾护航。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