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拍蝇亦需火力全开

[ 作者:郑钦月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14 录入:实习编辑 ]

  近日,中央纪委网站通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67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曝光了一批“贪蝇”。与“远在天边”的“老虎”相比,“近在眼前”的“蝇贪”更直接影响群众的感受;与声势震天的“打虎”相比,对向基层惠民资金伸手的“苍蝇”更需要勤拍、持续打,因为他们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寒的是老百姓的心。

  “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以民为草芥。”群众之事无小事,群众利益大过天,基层党员干部身处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一线,为民服务的前沿阵地,从农业补贴、城乡低保,到征地拆迁、工程建设,再到危房改造、精准扶贫,基层党员干部掌握的公共资源和治理权限不断增多,权力寻租机会随之增多、廉洁风险亦随之增高。

  笔者梳理纪委通报的相关案例,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主要有“吃拿卡要借机敛财”“侵占挪用集体资产”“虚报冒领专项资金”“违反规定挥霍浪费”“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五类表现形式。党员干部何以沦为“贪蝇”?究其根本,是理想信念的动摇,是党性原则的丧失。有的基层干部觉得惠民资金是“唐僧肉”,不吃白不吃;有的则觉得自己劳苦功高,借机吃点、拿点无可厚非……党员是党的宗旨的践行者,这些基层干部只记得自己是干部,却忘记了党员的身份,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是党员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属。

  “贪蝇成群”,其害如虎。何以遏止“蝇贪”?加强教育迫在眉睫,强化监督刻不容缓,严查快处更需气势如虹。民之所怨,就是党之所怒,民之所愤,即是利剑所指。治理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事关群众利益,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党的执政之基,需要“火力全开”;狮子博兔,亦需全力,治理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大多是“小问题”,涉案人员往往是村干部,涉案金额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能因为查处干部层级低、金额小、基层取证难度大而放松分毫,须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坚决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切忌“雷声大、雨点小”,以雷霆之势从严查处、通报曝光,形成全面从严的高压态势,方能解群众之渴。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蕨溪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