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邵孝: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基层司法行政做起

[ 作者:邵孝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7-18 录入:吴玲香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来川视察重要讲话中均提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我们司法行政干警应要把坚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今后长时间内的首要政治任务,把自身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读本》《新时代面对面》等,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并结合职能特点,助推依法治国。

1.强化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一是要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积极协调法院、公安等有关部门,强化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形成合力,确保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效。二是要拓展人民调解领域。在巩固完善县人民调解中心、乡镇、村居和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村级人民调解工作室建设,积极探索人民调解进景区、进园区等特色典型经验做法,打造调解品牌。三是注重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情报排查机制,及时发现各种可能导致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因素,各司法所每月收集上报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情况,变事后调处为事先预防。四是要形成大调解工作合力。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作用,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确保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五是要充分发挥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者以及各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组织和引导他们参与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调解。加强对律师代理敏感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指导,引导广大律师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努力在办案中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六是要公证机构要切实履行好现场监督、证据保全等职责,有效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

2.围绕社会管理创新活动,进一步推进特殊人群管理。一是从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全力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二是不断配齐高拍仪、扫描仪、手写板等设备和“司法E通”“人脸+指纹识别”系统,全面实现监管由“人防”向“技防”转变,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强化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矫正人员的管理处置,依法依规作出警告处理,提请治安处罚,提出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的建议书,通过相应处罚,严格管理措施,确保矫正效果。

3.以法治建设为契机,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是踏实做好“七五”普法中期发力。以持续深入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百姓宣讲和形势政策报告活动,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深化“法律七进”活动,推进普法深度和广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以及进企业的“七进”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制建设,讲法治、德治、自治有机结合着力强化法治意识、养成法治习惯、形成法治信仰。三是大力拓展主题活动。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利用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3.15”、“6.26”、“12.4”等“1+10”法律宣传日为抓手,积极开展法律知识宣讲活动。四是加强新实施或修订的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工作。将新修订宪法宣传以“法律七进”为平台做到宣传入户,人人知晓,同时加大开展《监察法》以及各项新修改法律条文的宣传力度。

4.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提高法律服务水平。以“一乡(镇)、一法律顾问”为平台,做好法律服务,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保驾护航。一是进一步加强政府、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拓展农村法律服务领域,满足基层的法律服务需求;进一步推动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信访工作,帮助党委政府分忧解难。二是继续深化“三到三免”活动,积极构建“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以“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应援快援”为目标,探索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的新措施,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力度,加强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监督管理。三是积极引导律师所、公证处主动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为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服务。

(作者单位:南江县司法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