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专题栏目 > 纪念杜润生专栏

由杜润生一生坚持田野调查想到的

[ 作者:傅光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0-12 录入:12 ]

今年10月9日,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在北京病逝,享年102岁。他连续5年主持起草了中央一号文件,是农村包产到户的坚定支持者。他一生坚持田野调查,他和他的团队,一年中有半年都在下乡,去了解农民想什么,干什么,有什么要求。跟随他工作的人员回忆,一年有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全国各地调研,三分之一的时间统计、汇总、讨论,另外三分之的时间起草中央文件,所以对下面的情况是摸得非常清楚的。因此,杜润生拥有厚实的农村农民和多方面的知识,一辈子注重调查研究,对新情况新问题永远抱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我想这是他之所以成为农村政策决策重要人物的根本原因。

1984年我有幸参加了杜润生亲自组织的一次全国范围的农村经济发展现实趋势与问题的调研活动。湖北在全省选择了13个县市,每县选择一个村,每村选择100户共1300户进行了调查。我参与了在麻城市骑龙村的调查,掌握了大量的数据资料,特别是我第一次学会了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农村调查研究,切实了解了农村的真实情况。我撰写了《建筑业的一支生力军》的调研报告,选入了《改革中的湖北农村》一书之中。这次经历,为我终生爱好的调研活动打下了基础。2002年湖北被国务院确定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我带队对监利县和天门进行了深入调查,省委书记亲自听取了汇报,文章还被2002年第二届中国经济学年会选用。我还对某一个乡镇的各种收费进行了系统调查,写出的调查报告得到了省委书记的批示,召开了专门电视电话会议,全面清理取消农村各种收费。2003年我到农村调查,写的《论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完善村级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参加全国村级选举与村民自治有奖征文活动,被选用评为三等奖。

我们党之所以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毛主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主席在寻乌进行的社会调查,探索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毛主席把调查研究的要求概括为: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大问题。认清中国国情,是认清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依据,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科学的调查研究,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正确反映客观实际,从根本止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防止和减少失误。保障在中国特色道路上步子更稳和更加踏实,取得更大的成绩。

从杜润生一生坚持田野调查,想到我国今后的三农发展,仍然要继承杜润生的遗志,象他那样,长年坚持深入农村实际,加强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广大从事农村研究的学者,要更加自觉的深入农村第一线。真正实现他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让人们愿意在农村生活。围绕这个目标,奉献我们的聪明才智。

(作者系湖北省财政厅副巡视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