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农耕文化在园区的传承和应用

[ 作者:曹秋成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19 录入:王惠敏 ]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出的石头,中国最早农业产生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农业文化是指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内容可分为精耕细作传统、传统农业技术、治水文化、物候与节气、农业生态、农产品加工、茶文化、蚕桑文化、古代农学思想与农书、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其发展可分为原始农业文化、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三个阶段。

农耕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某种精神文化需求,是各地开发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条件。然而,不是所有农耕文化因素都能成为文化旅游资源,只有那些特色鲜明,具有原真性的文化因素才能满足现代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美的旅游动机。

现代农耕文化园在于“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对展示品进行美化、装饰、制作,辅以灯光、图片、声音、影像、文字编排,并通过较为系统的解说。

牌楼挂满了金黄色玉米棒的农家木牌楼,充满了农家田园的气息,呈现出一幅五谷丰登的景象。

五谷植株的高低错落布景搭配种植箱种植,形成形象逼真的种植展示造型。

“农事体验”展出三大类(耕种类、加工类、日用类)传统农具,同时设计大量供游客参与体验的内容,令都市人切身体会劳作生产过程中创造出的趣味与智慧!

以“农”字为核心,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农事活动、欣赏田园风光”上下功夫,形成规模经营,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开发土特产旅游产品,形成旅游食品产业链条。

将农耕展览、科普教育与农事体验结合起来,让青少年通过农耕知识教育、劳动体验、活动竞技,达到认识农业、热爱农村、尊重农业的目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作者的头条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