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强化精准扶贫 保障短板中的短板

[ 作者:朱剑红 高云才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12 录入:吴玲香 ]

原题:短板中的短板要保障

这些年,我常关注农村。一次去湖北郧西采访,途经虎坪村,村支书的话让我一直记得:“守着石头疙瘩,想致富难得很!

一眼望去,漫山泥石裸露。据说,夏天山就绿了,但粮食产量低,人均又只有7分地。这里是半山腰,在山里算是大村,505户里半数以上是贫困户。

我细问后,觉得发愁。打工靠不住、搬迁难推动、产业做不大……村里不是没想办法,脱贫路走了几十年。

以前,村里人多到内陆矿山打工,这些年矿山效益下降,又有人转去沿海,但因为没技术,找工作也不容易。

这里交通很不便。一直在搞异地搬迁。可因为补助不足,一些特困户没钱搬新家,仍住在山上。

产业扶贫很关键。村里养殖大户、林果种植大户不少,可带动贫困户仍很难,而且搞农业容易遭灾,今年林果种植业就因旱绝收,一些老乡返贫了。

不过好消息还是很多,很多贫困户明年能免费搬进新房。刚成立的牛羊养殖合作社也有了电商销售点。另外,县里与广东四市建立了劳务协作试点,外出打工有保障了。

——人民日报记者 程远州

农村贫困人口及低收入群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为促进贫困地区及低收入群体农民增收,意见提出要健全困难群体收入保障机制,确保实现全面小康。

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持续加大扶贫综合投入力度,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健康扶贫、社保兜底等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缴费补贴政策,引导农村贫困人口积极参保续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适当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和个人缴费标准及受益水平。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合理确定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全面建立针对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加强城乡各项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畅通参保人员双向流动的制度转换通道。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人民日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