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农民:未来拥有个人品牌的群体

[ 作者:一亩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27 录入:吴玲香 ]

现在什么便宜?手机便宜,越来越便宜。厂商推陈出新,最大卖点往往是高配低价。

这也很好理解,手机生产属于社会化配套,一样的处理器、一样的内存、当然操作系统更是一样的,产品没有差异性,厂商搏的是,新技术出炉,谁能更快实现量产,更快上规模。对应如何降低销售中的成本,包括以口舌之争来吸引眼球。

但是农产品领域完全不同,基于地理、气候、劳动力投放上的差异,农产品天然具有差异性。

手机连屏幕大小都是一样的,大家基本用途很类似。但是农产品面对的消费群体则有很大不同,比如有的人敏感血糖高,对选择午餐就有一个约束。

恰恰,以往农产品连标准都是模糊的,多数蔬菜、水果以所谓通货的名义,基于价格驱动在批发市场层层流通。消费者也很容忍,买不到合适,就选择类似替代的。

两个方面,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农产品品质、品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另一个变化是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农户和消费者之间可以高效、精准地对接起来。

品牌和商标是两个维度的事情,注册一个商标,需要一两千元和一两年的时间,而品牌则是要能在市场上,形成现金流和品牌溢价的。一位农民有一小片芹菜地,芹菜是提供给一家医院,那里用来做糖尿病套餐。另一位农民有一个不大的鱼塘,为城市中的一家餐馆提供鱼头,用来做风味鱼头豆腐。这就是品牌。

从通货到有标准,从有标准到有品牌。通货是价格驱动的市场,有标准是中间商主导的市场,而品牌则连接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农民来说,如果生产的农产品贴上品牌,那么食品安全是他首要的问题,而对品质的敏感性他远比消费者和中间商要高,因为消费者可以再选择,而积累起品牌信誉则要很长的时间。

和村里的老宅一样,品牌是可以传代的资产,当然毫无疑问也可以转让。这一资产是城市中的白领所没有的。

当然,品牌是和现代农业联系在一起。现在我们谈了太多的土鸡蛋,土鸡蛋也是要通过流程来保障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鸡吃哪些东西,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是需要管控的。

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是需要适度规模经营的,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换言之,未来的一段时间是个人品牌的形成期,一部分农民,其中相当数量是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或者不能拥有很大规模的生意,但是他们会成为拥有个人品牌的群体。

一亩田分析师认为,农民建设和拥有品牌,同上世纪8090年代企业树立品牌还不同,更多是通过互联网面向特定群体的口碑传播来完成,可能是一个热门的B2B平台账户,或者是一家流量稳定的网店,重要的是面向细分市场特定顾客,不断努力赢得持续好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一亩田农业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