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江苏卖粮难,急需出路

[ 作者:高敏 杨守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20 录入:吴玲香 ]

眼下正是收麦子的时节,然而在江苏,很多麦农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由于去年小麦迟播,入春后两次遭遇“倒春寒”,近期又连续降雨。各地普遍反映小麦水分、不完善粒、赤霉病率较高,“等外粮”(不符合最低收购价质量标准的粮食)比重较大。倘若持续降雨,灾情有可能进一步加重。

按照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等外粮实行随行就市,价格由市场决定。但由于对小麦质量的担忧,以及国内外小麦价格的倒挂,市场各类主体不敢收、不愿收,导致小麦市场销路不畅,农民手中的等外麦正在“滞销”……

在位于江苏南部丹阳市司徒镇的农田,农机手孙刚正开着收割机赶工,他告诉记者,往年天气好的话,最多一个星期,他负责的小麦就可以收割完,但今年,前前后后拖了近20天还没收完,现在他们都是看天气抢时间,经常从早上七点,开到晚上两三点。

孙刚:基本上都是两三点三四点,拼命在抢。今年的麦子没办法,尽下雨,累肯定累,没办法,田里面烂得不得了。拉粮车也进不去,往上面背。要转运上来,转到水泥路,然后直接打到拉粮车上,才能拉走。天气好的话,拉粮车在跟前就可以。

江苏卖粮难,急需出路(图1)

泰州市姜堰区抢收麦子

丹阳市司徒镇种粮大户彭军,今年一共种植了500多亩小麦,因为种得比较早,比起其他农户,他家收割进度要快一些。但是即便有烘干机,阴雨天气的持续让麦子很难存放,容易发生霉变。

彭军:因为我们有烘干机,只要是天气稍微好一点,我们机器都下田,我们最晚的加班都是到凌晨3点钟结束,正常的话都12点。你看我们现在收的水分都在1718左右,放一段时间还是能放的,但是达不到入库条件。如果在田里多停留一天,随着时间多一点,价格就越低一点。

江苏卖粮难,急需出路(图2)

泰州市姜堰区淤溪村倒伏的麦子

由于担心强降雨对夏收带来不利影响,苏州市平望种粮大户沈天雄端午小长假一天没闲着,自家的400多亩麦子全部抢收完毕,可他还是高兴不起来。因为今年麦子的质量很差,赤霉病达到了四级。

沈天雄:我这个基本上是只能当饲料,所以我们今年这个价格只有3毛、5毛钱一斤,非常非常的低。

按照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公布的数据,今年夏收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是每斤 1.18元。沈天雄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他种植的小麦每亩产量高达700800斤,而今年受赤霉病的影响,亩产量只有300斤左右,产值仅150160块钱,一亩地足足要亏300块钱。

沈天雄:我们有一大部分田没有收割,叫人家收割机割一亩地是60块钱,还要加上运输费,每亩地起码要10块钱,那就是70块钱,我卖到粮库还没有70块钱的本钱呢。

按照国家粮食收购政策,不符合最低收购价质量标准的小麦,也就是等外麦价格由市场决定。但出于对小麦质量的担忧,以及国内外小麦价格的倒挂,各类市场主体不敢收、不愿收,造成农民手中的等外粮滞销。

江苏卖粮难,急需出路(图3)

泰州市海陵区罡杨镇被雨淋湿的麦子

从田里艰难地把将小麦收割上来,农户的卖粮却又成了一个大问题。在苏中地区泰州市姜堰区淤溪村,农户卢金明无奈地说,小麦水分直接影响价格,就目前的天气来说,小麦很难自然晒干,如今,连烘干费也翻了一番,上午谈好的价格,烘干1斤小麦是6分钱加工费,下午就涨到了一毛二。再加上土地流转金、收割机费等各方面成本增加,让他今年损失不小。

江苏卖粮难,急需出路(图4)

泰州市国家粮食储备库

来自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今年江苏省夏收小麦面积和上一年基本持平,稳定在3300多万亩左右,截止到613日,全省小麦收获2700多万亩,进度86.7%。但在少有的连续阴雨天气之下,预计全省夏粮将减产3%左右,苏南地区的小麦减产最为明显。江苏省农委副主任张坚勇:今年气候是灾害性年景,从小麦扬花到现在,基本上是一直阴雨天为主,20多天的时间中,下了910场雨,江苏小麦生存环境比较差。到了收获的季节,又是隔三差五地下雨。我们统计下来,全省大概有200多万亩的(小麦)倒伏。这将对我们粮食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农户手上的粮食卖不上价,另一方面,粮食收购也可能面临不足。苏州市粮食局购销调控处处长王栋华介绍,苏州市今年计划收购小麦21万吨,而到目前仅入库10吨左右。

王栋华:收购量是稍微有一点,但是质量95%以上都是等外的,预计今年收购的粮食最多不会超过12万吨,也就是说跟去年相比一半都不到,去年收购26万吨。所以非常糟糕。

为了保证今年夏粮收购工作,减轻农民损失,江苏要求开动所有烘干设备、启动所有作业机械、开放所有晾晒场地,帮助农民烘干、整晒粮食,提升等级。对于种粮大户采取预约收购、上门收购的方式收粮。截止613日,江苏省共收购等外麦3.59亿斤,占夏粮入库量的40.2%。江苏省粮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朱新华:

朱新华:对于符合最低收购价质量标准的粮食,粮食部门会敞开收购,应收尽收。对于经过反复整理,仍然达不到最低收购价标准的粮食,我们将通过下面三个途径来解决:一个就是组织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专仓储存;二是动员鼓励饲料加工企业、工业用粮企业入市收购,以合理的价格收购符合他们质量要求的粮食;第三个是帮助农民联系销路,缓解售粮矛盾。通过以上措施,做到既能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又能保障售粮农民的利益。

央广短评:别让种粮农民只能看天吃饭

夏粮收购是全年收购的第一仗,事关农民利益和粮食安全,是当前粮食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因为碰上连续阴雨天,农民在长时间的辛勤劳动之后,却陷入收粮难、卖粮难的窘境。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要落在实处,虽然当地政府出台了相关促进购销的政策引导,但靠天吃饭,靠政策吃饭,不如靠健康的市场机制。理顺粮食购销价格,促进供求信息流动,通过商业保险化解天气因素带来的风险,恐怕都应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有关江苏多地卖粮难、收粮难的情况,经济之声将持续关注。

为保障收购信息畅通,江苏省粮食局公布了一系列电话:

夏粮收购期间政策咨询电话 025-89667026

值班电话:025-8343475424小时开通

各市咨询及投诉电话依次为

   025-68539608

   0510-81811522

   0516-83722003

   0519-85683276

   13402658058

   0513-850993800513-85099368

连云港  0518-85616012

   0517-9688981

   0515-69081220

   0514-87327637

   0511-888331120511-85037569

   0523-86361202

宿    0527-84363552

希望饲料加工企业,或者有销路的朋友注意,有需要的请伸出援助之手,或者扩散周知,别让农民的汗水白流。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经济之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