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农民注意,耕地的命运要迎来大转折!

[ 作者:社员网资讯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03 录入:吴玲香 ]

备受关注的“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531日出台了!耕地的命运要迎来大转折!

行动计划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

对于农民朋友来说,最关心的就是耕地了!其实农民种地种了这么多年,可能没有想过自己的土地有可能受到了污染,需要治理和改善!

传统的,习惯的种植方式和结构都会随之调整。

行动计划发布后,耕地未来的命运是怎样呢?污染的耕地如何治理呢?

其实,耕地的污染程度很难分辨,只有当污染物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才会危害农作物的生产,使农作物减产,让农民有所察觉。更多的时候,在农产品的外观上体现不出来,但是实际上,在土壤中的污染物达到较低浓度时,就会通过土壤进入到植物体内,最终进入人体。所以必须制定评价标准,根据土地不同的污染程度来进行防治。

所以这次行动计划首先就指出要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的质量类别。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三个类别,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类,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以耕地为重点,分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对于第一个类别: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类

这种要加大保护力度。体现在:

1,不能随意占用征地,严格保证面积不减少。规定:除法律规定的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让外,其他任何建设不得占用。

2、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倾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央和地方的补贴力度都非常大。

3、防控工业污染,以后工厂建址都会远离优质农田的地方,已经建成的工厂对于“三废”管控力量也会加大。

对于第二个类别: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

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其实,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并不难,难在执行,如何引导农民种植方向和种植结构还需要政府和社会企业的许多工作。尤其是对农民、农民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其实给农业服务企业带来了机会。

尤其是农村互联网的发展,给一些“互联网+农业”带来机会,农村人现也都在用智能机,通过线下和线上结合培训,一定会带来不错的效果,农技培训企业将迎来春天。

另外,消费者最关心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从源头控制质量,今后一定会对批发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尤其是对产地批发市场,将从源头建立起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对于第三个类别: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

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

其实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是,耕地污染严重,不让种农产品,那么靠什么生活呢?

根据2016年国家最新规定:按退耕还林每亩补助1500元、退耕还草每亩补助1000元。虽然这点钱作用不大。但是,你可以想一下,如果不退耕,你种出来的农产品不达标,到时候卖不出去,损失不是更大吗?而且,退耕之后,就不用把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可以外出打工了!

计划中也提出要严格控制林地、草地、园地的农药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但我认为更好的办法是禁止生产高毒、高残留农药,从源头控制。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社员网资讯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