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农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2月份CPI增幅超预期,此轮农产品和猪肉价格的上涨的确会直接导致短期内物价的上涨,但是其拉动作用或有限,随着短期因素的作用结束,供给端的逐步恢复,物价回落,CPI 不存在持续快速上涨的支撑力量。
按照惯例,春节过后,随着节日消费需求的结束,农产品价格都呈持续回落状态,至少40-50天之后价格才企稳回升,而今年在节后一个月不到农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2月份CPI增幅超预期,中国是否会陷入“滞胀”引起热议,此番农产品价格不降反升也加剧了市场的担忧。
从农产品的内部结构看,3.14-3.20当周农产品价格出现明显回升,主要是由于蔬菜类和果品类价格上涨所导致。近三周蔬菜类和果品类价格涨幅明显,这两类产品价格的上涨是此次农产品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推手。
此次农产品价格指数的上升会进一步推高CPI 数值。而即使猪肉价格保持在高位运行,其同比增速将呈递减趋势,对CPI 的拉动作用也将递减,因此,此轮农产品和猪肉价格的上涨的确会直接导致短期内物价的上涨,但是其拉动作用或有限,随着短期因素的作用结束,供给端的逐步恢复,物价回落,CPI 不存在持续快速上涨的支撑力量。
一个经济体的总体物价水平有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增速和货币供应量。通过作CPI、GDP、M2的同比增速对比可以看出,历史上每一次GDP的快速上升以及货币供应量的扩大都会带动CPI 的快速上涨,反之则会拉低CPI 增速。2016 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2 月PMI仍位于荣枯线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明显,而灵活适度是今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M2增速不可能出现大幅上升,全年M2 增速仍然控制在13-14%的区间。不仅如此,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的2016年财政赤字率为3.0%,并明确指出赤字用于减税降费,预算报告中财政收支增速大幅降低,可以预期2016年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有限,不会通过强刺激手段拉动经济。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意味着2016出现严重通胀的可能性较小,全年CPI涨幅仍然会在2.2%左右,距离3%的政府调控目标仍然有很大距离。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齐鲁财富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