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当县长?

[ 作者:海螺大叔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24 录入:吴玲香 ]

去年我在湖北省某县向县政府主管农业、工业、发改与电商的领导在交流县域应该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建议时,有一位分管工业的县领导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发展电子商务会让2万名青年创业就业,却会让18万名工人和传统商贸的从业人员下岗,我们还要发展电子商务吗?

这是个好问题,也是当下很多县一级主官的现实纠结:一方面国家层面提互联网+,推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先进生产力,大方向上政治正确;另一方面县域的传统商贸零售业遭受越来越多的冲击,许多传统商贸开始倒闭,税源越来越少。

我记得我当时的回答是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的生产力,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就像当福特发明“T型汽车的时候,是否考虑过马车车夫的感受,不管马车车夫愿意不愿意,必然被历史淘汰;电子商务取代传统零售业,也就会是宏观大趋势使然,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抢抓机遇让他们提早转型、支持他们尽快转型,转型越快阵痛越少。马云说的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现实!

转型最难的还是观念的转变。有很多政府官员问我,到底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是不是开个淘宝店?我反问道请问全国各大城市交通拥堵,政府应该怎么解决?”“政府的思维:拓宽道路、建高架桥、限号、限牌、红绿灯、地铁、BRT等硬件投入;互联网思维,就是老同事程维做的嘀嘀打车,把眼光放在每辆轿车的空位上,痛点切入、整合需求、盘活存量,二三年内创造了一个市值150亿美金的公司。这就是政府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不同,这并不是对与错的区别,而是方法学的不同。

所以,县域要发展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必须从观念开始变革,逐渐接纳和吸收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县域电商的发展中来。

第一个要转变的是从看得见的实体经济思维转到看不见的虚拟经济思维。去年国家商务部财政部下发了46亿元扶持256个县,每个县2000万做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大部份县还是实体经济思维,好家伙,短短一年内1000个县冒出了1000个左右电子商务产业园(不完全统计),很多产业园地方地方很大、装修得也高大上,就是没几家入驻企业,产业园的运营商大多是从房地产或是物流企业转型过来,都不太懂电商。我在县域做电子商务规划的时候,问当地产业园运营商的痛点是什么?异口同声都表达,招商难、人才少。

事实上,电子商务最办公场地,并没有太奢华的要求,电商企业最关心的是房租成本能不能低一点,就算是电子商务最发达的城市杭州,很多大卖家都是从居民楼、地下室发展起来,我在当淘宝小二时,有个3金冠每天发单3000笔以上的卖家跟我分享,他们在地下室熬了二年,做到金冠卖家的位置时才敢从地下室搬到相对环境好的办公室场所。杭州大卖家最集中的东方电子商务园也是旧厂区改造。把钱花在盖楼上,是政府看得见的传统经济思维惯性使然,肯定不是互联网电商思维。

第二个要转变的是从规模论转到发展论。规模思维是传统的政绩观,很多县市在进行电子商务投入后希望短期内看到成效,最简单的就是能看到每年社会零售总额电子商务部份的增量,我知道的有些县市为了增加社零总额,采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打电话给一些规上企业施压或利诱,让他们修改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第一顺位写上电子商务,一秒钟变成电商企业,这样电子商务企业的增量也有了,社零总和也有了。但这样的改变除了在工作报告上写上一笔,其它的有啥实际意义呢。发展县域电子商务,需要看到实效就是不能唯规模论,考核的指标不能仅仅从社会零售总额、规上企业和税收额来衡量,需要重新制定出新的发展指标:比如全县电商以相关产业从业人口增量、全县包裹进出口增量、全县网购零售额等,这些数据不容易有假而且对县域来讲更实际。

第三个要转变的是从奖增量转到降成本。发展县域电商,许多地方出台了很多鼓励发展电商的政策,从产业园减免租金、奖励,注册天猫、京东店、免费培训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政策叫增量奖励,即企业每年实现了从几百万、到几千万的营业额,政府会给予企业几万到几十万的奖励,这些奖励对于真正成交实际上千万上亿的企业诱惑并不大,很多企业对于实际成交视为商业机密(害怕过高的营业额会被税务部门追责);而中小企业、普通创业者营业额达不到,也分享不到政策红利。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成本的不断上升,大部份企业处于薄利和微利的状态,其成本构成除了产品成本,最主要的是流量推广成本、人员成本与物流成本,如果采用分阶段进行流量、物流成本的补贴,可大大降低电商企业实际运营成本。这种做法也有先例,比如很多外贸型城市,为了鼓励企业去参加国际展会进行推广,会部份报销会展费用和推广费用,这些方法在外贸出口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直接可以借鉴到县域电子商务的公共政策中来。同时,大平台或大物流公司给出的费用发票,一般不容易做假,这样也降低了政策实施中的监管成本。

互联网+县域,互联网只是工具与渠道,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首先需要+的是观念、是思维。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传统经济的优势已经势衰,互联网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革很多产业的命,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这不是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这是产业革命。所以,现在对互联网电子商务还是看不见、看不起、看不上未来一定会看不懂、跟不上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村致富带头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