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农民苦,做农业难,做农产品很难赚钱,这几乎己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跨界跨学科的农业老兵,为您支招破解现代农业发展难题。
思路决定出路。转变传统思维观念是破解现代农业发展难题的首要条件。
1、在产品过剩和消费升级背景下用户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
农产品供需变化图
时代变了,中国己经进入大众消费升级的新时代。
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成为许多行业发展的驱动力。现在已经不是不是产品供不应求的时代了,只注重产量,不重视质量的农产品也就越来越难卖了。
社会的主要消费群体己经变了。80后己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90后也开始踏入社会,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习惯,与50后,60后,70后们相比,己发生巨大变化。
过去20年,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有问题问度娘”、“网上购物”、“微信朋友圈”等,已经重构了人类生存最底层的需求。产品为王的时代已经终结(并不是说产品不重要),用户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在用户为王的时代,不仅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对用户的各种购物体验也变成营销致胜的法宝。
2、满足用户需求的农产品设计将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最重要的突破点。
盆栽蔬菜产品的设计思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传统的思维认为科学和技术是一回事。这是一种误区。技术强调的是工程层面,是从微观领域解决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问题,这是实实在在的事情;科学强调的是设计层面,是从宏观领域解决产业链链各个环节的问题,这些看似是虚的,但只有做好产业链的顶层设计,才能做到更科学。虚实结合才有生命力。就拿人来说,身体是是实的,思维是虚的。没有思维的人就成了植物人。同样产品也是如此,如果农产品紧紧停留在生产所得之物的层面,缺失品牌、包装,文化等内涵,生产的农产品根本谈不上是商品,更不要说打造出爆品。
3、传统产业互联网化将重构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
过去20年,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已经重构了人类生存最底层的需求,为传统产业互联网化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小米的商业模式
小米商业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极大地优化产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以小米的崛起为代表,标志着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业产业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虽然农户还是现阶段从事农业的主体,但具有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的新农人已经快速崛起,新型职业农业将逐步取代农户成为现代农业的从业者,农业企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传统农业互联化也成为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过程中的必由之路。传统农业的互联网化将改变农业中小微企业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极大地优化产业资源的重新配置、全面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充分释放大量传统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成为“适应中国当前经济新常态、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力。
时代在变,消费群体在变、农业的消费主体和农业发展方式也在变,做农业难,难在原来做农业的那些人,仍然固守原来的思维方式。没有死亡的行业,只有死亡的思维,不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想破解现代农业发展难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解码现代农业 头条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