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中国城镇化的五年质变

[ 作者:何茂春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23 录入:吴玲香 ]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绘就了蓝图,也开启了城乡发展的新征程。彼时,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2.57%,表明我们这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业大国,开始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5年后,我国的城镇化率增长至58%左右,除了数据上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等,也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五年来,“城乡发展一体化”屡次被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及,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体现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创新就要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就是要坚持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步推进,人民福祉和经济增长同步推进;绿色就是要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开放就是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共享就是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因此,五年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关于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等一系列关系到城乡发展的重要文件相继出台,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五年来,中国的城镇化随着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性增强,全国的新型城镇化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初步形成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依靠大城市的龙头带动,城镇之间联系愈发密切。以成渝城市群为例,5年来,两大城市通勤时间缩短到2小时以内,沿途的川东、渝西经济带迅速成长和壮大,成为四川省、重庆市对外参与竞争、对内引领区域发展的战略要地。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中国的城镇化率仅及英国1851年工业化完成时的水平,若按户籍人口计算则实际的城镇化率还不足50%。外来人口在职业准入、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仍然不能享有事实上的平等待遇,因此,要真正完成城镇化过程,达到发达国家目前75%—90%的城市化水平,将4亿以上的“巨量(农村)人口”整合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市民,是十九大后未来五年面临的一大难题。

(作者单位:成都市社科院人口研究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