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昨天从十九大传来的最新政策“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很多人都知道的,第二轮土地承包是从1998-2028,如果再加30年,就可以承包到2058年,换句话说,农民兄弟“小地主”的身份至少可以保持到2058年。
那这个超级无敌大政策将为中国农业带来哪些变化?作为混农业圈的小探马今天帮大家梳理下
首先,这个政策会加速土地流转。很多已经拿过地的农业从业者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的农民一亩地一年到头也就净挣800块,这还得他自己耕地、浇水、施肥、除草…,但是你直接花800块想租过来有的农民兄弟还不干!后来发现,不是他们傻不会算账,而是他们有一个顾虑:再有个十来年第二轮承包就到期了,如果现在租给别人,万一到时候政策有变怎么办?所以,这就造成一些农民宁肯把地荒了也不敢租给别人,影响土地流转的速度。这次十九大的政策给农民一个定心丸:放心吧,地还是你的,尽管往外租。
其次,土地流转价格降低。休闲农业、采摘园、田园综合体…这些都需要租地,可是过去的一段时间,土地成本过高,有的地区甚至1100元/亩,这意味着租金比农民自己每亩地的纯收入还要高。但是,政策一出将使更多农民放心的把土地租出去了,供方数量变大,需方不变的情况下,预测土地流转价格会适当降低。这也会促进更多农民从土地上释放出来,同时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最后:加速特色小镇的发展速度。城镇化的过程简单说也是农民变市民的过程,要么去了城市,要么就地城镇化。这正好配合了最近的投资热点:特色小镇。特别是今年,很多房地产企业转型做起了田园综合体和小特色小镇。更多农民从原来的“小农经济”解脱出来,正好成为特色小镇的创业主体和消费主体。
无疑,第三轮的土地政策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农民城镇化提供了最有力的土地基础。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合论坛官网 2017-10-20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