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贵州90后大学毕业生的创客梦引关注

[ 作者:唐林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09 录入:吴玲香 ]

四年前,毕业于贵州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石行,属于“90后”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回乡就业,也没有去“挤”独木桥进公务员队伍,而是选择同几位校友在贵阳花溪区天鹅村成立了播雅书院。

伴随前来书院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与日俱增,因现有场地难以实现发展之需,为了拓展办院规模,石行已在花溪久安乡相继成立了茫父书院和乡村博物馆,旨在乡村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助推综合产业发展,此举深受贵州民族大学众多领域专家学者及上级领导关注。

贵州90后大学毕业生的创客梦引关注(图1)

(花溪久安乡茫父书院配套项目)

首推“农村三变+传统书院+乡村博物馆”新模式

在贵州“三变”改革思路激发下,贵州播雅书院汇聚了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他们运用“农村三变+传统书院+乡村博物馆”的经营理念,让村民以土地、房屋入股。村民除分享土地、房屋固定分红外,还通过书院用工、茶艺、传统文艺表演、特技、民俗特色店铺、生态餐厅、停车场等与书院合作共赢,形成“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权、农民变旅游文化传播从业者”的发展新模式。

播雅书院院长石行介绍,打造播雅书院综合体项目,即依托一个文化先贤,建设一个文化书院,打造一个优秀传统文化村落,培养一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人,解决一部分就业岗位,落地一个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体,德润一方民众,带动一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项目集文化、教育、旅游、农业、公共服务、大数据运用为一体进行全方位打造,形成新的综合体旅游集群。

通过“农村三变+传统文化书院+乡村博物馆”方式,可以让村民享受到“荒山土地、资源开发、劳务用工、配套设施、农副产品、村民自营、扶贫助学、乡贤文化助教、乡村国学教育、助力美丽乡村”十大收益,让昔日的荒山变为“金山银山”,让民房变成“黄金屋”,让沼泽地变成“聚宝盆”。石行展望项目发展时谈到,将来项目可以实现群众不出村就能就业,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当股东当老板的梦想,从而便能够唤醒乡村里的“中国梦”。

在石行带领下,记者乘车前往花溪石板镇天鹅村和花溪久安乡项目地采访,坐落在花溪天鹅村的播雅书院,因业务发展与日俱增,相继在花溪久安乡建起茫父书院,院廊景观打造已经展露棱角,主体工程正紧锣密鼓地创建。而久安博物馆室内物件已安装上墙,预计在11月之前正式对外营业,将会形成书院与乡村博物馆共同交织的乡村“书香”靓丽风景线。

贵州90后大学毕业生的创客梦引关注(图2)

(独具小桥流水人家韵味一角)

项目可打造成为新的“风景眼”

“我对我校优秀毕业生石行同学进行创新创业的这个项目已经关注已久……”,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唐建荣谈到,石行借助读书期间积累的很多知识经验进行创新创业,实属不易。“他创办播雅书院的初衷,体现了民大学子对民族文化的一种热情、厚爱和新的认知与向往。”唐建荣表示,播雅书院综合体项目新模式的建设,将会促成花溪及贵州旅游文化得到提高,也将使花溪文化扶贫和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建议相关部门应将此作为花溪一个好的典型来加以扶持和推广,将来项目地可以形成一个新旅游集散地和新的“风景眼”,为花溪的文化旅游提升带来一个积极的作用。

播雅书院综合体项目建设,凝聚着许多人的殷殷嘱托、拳拳期望。唐建荣说,希望播雅书院办出特色,形成青年大学生创业的模式典范,塑造成龙头品牌,然后进行全省复制推广。

贵州90后大学毕业生的创客梦引关注(图3)

(花溪久安乡博物馆项目)

项目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

播雅书院综合体项目作为贵州民族大学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教育实践基地,已经受到社会关注。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喻健说,播雅书院把家风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精准扶贫等传统文化综合体项目植入乡村,挖掘乡贤,延伸文化产业链,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和文化底蕴会得到显现,美丽乡村的价值也能够在这里得到诠释。

该项目结合贵州文化旅游,找准了文旅结合的思路,抓住了把文旅、学旅、农旅和茶旅“四旅”融为一体的综合体项目。按喻健的话说,播雅书院已经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灵魂,项目已经展现出新农村建设升级版貌端。

纵观目前省内部分国学基地大部分活动均在室内开展,尚未在乡村田园郊外开展活态“乡愁”的文化活动,就此喻健谈到,在室内开展国学活动,难以实现在“学田”里耕读,而播雅书院模式可以让学员在室外“学田”开展“宜读宜耕、耕读传家、知行合一”的户外教学体验,这刚好契合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田园生活境界,形成播雅书院独有的风格。

“聚焦三变,响应中央;学人眼光,创业理想;民生情怀,文化担当;富民智民,德润一方……”这是贵州民族大学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龙尧,对播雅书院综合体项目连连称赞。他说项目紧扣国家创新主题,聚焦新农村建设中“三变”发展方向,结合了中国古代乡村私塾,迎合了目前新农村发展要求,契合了传统耕读文化。同样,此文化项目受到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原副总编辑、著名文化学者张兴关注,他说播雅书院综合体项目,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创意项目,矢志寻找中国当今农村巨变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点,这个选向既符合当前实际,又连接着振奋人心的“中国梦”实现途径。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