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7届年会论坛在海南三亚理文索菲特度假酒店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强监管与去杠杆:地产结构性变革的窗口期”,金融界网站全程直播此次盛会。
在题为“特色小镇:泛地产的突围路径”的主题论坛上,中新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开红表示,当年国内的特的小镇投资处于过热状态,但确实是风向,未来将面临优胜劣汰的过程。
以下是部分文字实录:
袁开红:首先,我先强调特色小镇这个事,肯定是好事,是应该做的。那热不热?肯定过热。我们在中国做事情,政府风向标对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考量。住建部第二次申报国家特色小镇的材料里面提到的一些观点,我稍微的解读一下,有不当的地方,请各位专家和领导指正。
我想对那个解读,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看,起码第一批是127个,但实际上,第一批报的时候,是159个,批了127个,给每一个省都有指标,每一个省都会刷下去一个,中间好象有两个省没有刷下去。所以,大家也要报特色小镇,要看省里面报上去的,你在这里的位置,如果是倒数的,就岌岌可危了。第二批的申报数量是300个,比第一批增加了一倍,第二批一定还是会每一个省刷一个。2020年1千个计算,后来每年平均还要再报300个。我觉得各地方去就说报国家,报这报那,首先你得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包括当地政府有没有这个能力。
我简单说,我觉得有3个观点,从国家来看,这个确实是太热。
第一,要去房地产化。这是我们对第二批解读的第一个观点,因为里面提的禁止大肆的拆迁和建设。
第二,降旅游化。这是我们对政策解读的第二个观点,因为在政策当中,明确提出来,在报产业特色的时候,旅游产业的比例不能超过1/3。我们认为这样的一个要求,只能说从两个层面解读,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一是第一批申报的时候,以文旅为申报主题的太多,所以,一定要限制比例,不能所有的特色小镇都搞文旅。其实我们刚才强调产城融合的时候,很多二产不能放弃,这是我一直强调和坚持的。说到文旅产业的比例,在1/3,一是太多,二是文旅比例已经很高强度,我们另外的解读,文旅产业也是特色小镇打造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和挖掘的。
第三,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重视,对于我们未来做特色小镇PPP 金融创业也是有帮助的。
第四,如果你们细看,第二批申报的时候,中西部地区的比例已经明显的高于东部。我们认为,还是给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留出了更多的空间。
这是我的观点,确实热,但是是一个发展方向,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金融界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