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治理环境污染首先要治理权力污染

[ 作者:杨雄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09 录入:19 ]

绵阳市制定出台了《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试点指标体系》,并先后在三台县、梓潼县、仙海区开展了党政领导干部环境责任审计,警醒和倒逼县市区党政负责人算好“生态账”。

前些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世界为之哗然,又一次成功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大新闻。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之所以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是因为《巴黎协定》直接关系到人类今后的生存环境。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也再不是哪一个国家,那一个省市,哪一个党派、哪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全人类应该共同应对的问题。绵阳市敢为人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化考核体系,积极探索开展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离任生态审计。以是否对环境负责,是否守住绿水青山来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尽职履责,是否勇于担当,一个地方是否“风清气正”,干部作风是否有根本好转。

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归根到底是由于权力受到污染。多年来,在一些领导干部看来,尽职履责就是把党建搞好、把经济搞上去、把发展抓好。总产值上去了,基础设施搞好了,就有了政绩,有了前程,有了一切。认为环境保护工作是环境部门的事,即使偶尔过问一下,也只是做个样子、走一下过场。结果是天变灰了,地变黑了,人们带着口罩上班,穿着外套防尘,由于生态环境差,本地企业想走,外地企业不愿来,最终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治理权力污染必须用制度和法规来约束领导干部的行为,像绵阳这样,领导干部任期满了,不是拍屁股走人,而是必须过环境责任审计这一关。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各级领导任期目标管理之中,并作为年度目标考核、职务升迁的依据,使领导干部们在环境治理上由“不愿为”转化为“主动为之”,在任内时刻把环境治理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治理权力污染还要拿出“挥泪斩马谡”的决心,对那些滥用权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依纪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的“政绩”要实施“环境治理”一票否决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领导干部的职责就是要当好环境保护的“吹鼓手”,在提高自身对环境保护认识的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努力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全社会自觉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唤起民众千百万,齐心干”,绿水必然长流,青山必然常在。当好保护环境的“领头羊”,带头遵守环保法规,带头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之中去,带头勤俭节约、绿色出行,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当好环境保护的“管理员”,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中,在城市规划发展中,在厂矿建设中,理顺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早早地为环境保护打下伏笔。确保污水不流、黑烟不飘、灰尘不扬,给人民群众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高灯镇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