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处处为我们着想的李书记咋能干出这样的事来?”当海南省白沙县青松乡牙扩村村民看到村委会公示栏贴出的李桂文被处分的通报时,都不愿相信这一事实。(4月23日,中新网)
白沙县扶贫办给互助社下拨了15万元扶贫资金,用于社员发展经济,规定每名社员限额借贷5000元,借贷期限为一年,而贷款对象是贫困户,目的是为了解决贫困户因发展而资金不足的一项惠民款项。然而,在实际中,冒领、伪造、骗取扶贫互助资金,却让好政策失去了价值。
拨付扶贫互助发展资金只是一个扶贫帮扶的起点,而重在将资金落实,补助到迫切需要的贫困户手中。扶贫互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规范不能流于形式,更要切切实实用到“刀刃上”,就要规范当前的各项审核审查、监督管理制度,例如,互助社会员借贷都必须要经过村“两委”班子会议通过并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才能获得借款,确保借贷公开透明。
扶贫互助发展资金作为当前扶贫脱贫的重要举措,在某些地方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仍然有被不法分子想方设法往自家腰包捞钱,方式多变,如2014年5月山东一乡干部向申请低保村民收钱,每人两百才有名额;2016年7月廖某华在担任村委会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冒用他人名义骗取农村建设拆旧建新扶持资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等,共计61万余元。
纵观被村民参赞的“大能人”、“好书记”李桂文,在没有下拨这15万的扶贫互助发展资金,其工作能力何廉洁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正是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见钱眼开”,最终被处分,村民也感到惊讶和意外。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在诱惑面前,李桂文还是倒在了思想意志不坚定,资金制度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的双重漏洞下。所以,要确保资金用在该用的地方,就得从思想上让党员干部接受制度管理,形成敬畏制度意识,还要规范程序让监督机制贯穿始终,如此,才能演变成用制度管人,用规章办事的良好局面。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片口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