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四五月份,各地乡镇部门都紧张起来,秸秆禁烧工作又提上了日程。乡镇工作人员、巡逻车全天巡逻,遇到冒烟冒火的焚烧现象,一张罚单就此开出……
为了防止秸秆焚烧给大气带来污染,各地都相继出台相关应对政……几年下来,秸秆禁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焚烧现象。但是,这成绩都是在高压政策“压”出来的,并且是阶段性的。很多的老百姓在这个时间段不烧了,可是等到6、7月份,秸秆禁烧禁令撤销的时候,还是会将堆砌的秸秆给焚烧掉。而且,老百姓行动上听了指挥,心里却是不服气的:不允许焚烧,但是却不能为老百姓从根源上解决废弃秸秆的问题。
正所谓“堵治标,疏治本”,笔者以为,秸秆焚烧,光“禁”不行,一定要找到有效可行的方法来疏通这个矛盾。近年来,农业部门同相关企业其实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 “变废为宝”当然是最理想的秸秆利用方式,然而,经过实践,现在的秸秆还田,效果并不理想。如果能能够运到相关企业制成饲料、肥料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在高昂的运输成本作用下,“豆腐都搅成了肉价钱”,使得产业无力承接。据了解,由于搬运成本太贵,大部分的老百姓都表示,如果有人愿意把秸秆运走,即使不给他们钱,他们也愿意。
如此看来,只有构建一个通畅、科学有效的收储运机制才能从源头破解秸秆焚烧难题。政府部门与其焦头烂额地到处巡查禁烧、企业总在高科技处理秸秆上下功夫,还不如切实地想一想如何有效解决收储运这个接地气的问题来得有效。
(作者地址:四川省江油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