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夯实基层党建 助力脱贫攻坚

[ 作者:余志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4-07 录入:吴玲香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1日至3日在贵州调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落实情况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发挥好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人民网4月4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那么,对于脱贫攻坚当谁身先士卒?又该谁带领困难群众?无疑,这是打赢脱贫攻坚先决条件。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通过抓好党建促进脱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经验。地方组织工作要从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高度,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找准抓党建促脱贫的发力点。

正所谓“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诚然,带领群众谋发展奔小康,既是各级党组织的光荣使命,也是职责所在,唯有夯实党建之基,方能助力脱贫攻坚。

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应是扶贫工作的主体责任,这是毋庸置疑的。很多事实表明,贫困地区的基层党组织有没有魄力,能不能冲锋,具不具有长远眼光,决定了脱贫有没有实际效果。而作为基层党组织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其能直接联系贫困群众,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有道是“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困难群众需要什么?收入有多少?有什么致富路子?看病、出行、孩子上学方便不方便?因什么致贫?在帮扶后还有困难?如何拓宽新的致富路径?都得基层党组织增强服务功能和带动能力,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村民提供增收机会中,发挥龙头引擎的作用。将扶贫项目安排落实好,发挥桥梁纽带、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

一个组织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深入推进抓党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还得内外同时发力,多管齐下。毋庸讳言,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成长转型速度追不上时代脚步。尤其是在扶贫工作中,眼光只有三寸远,只会单纯盯住那“一亩三分地”,手中可用的只有上面划拨的哪一点资助资金,根本不知群众的利益诉求多元、思想观念多样。为此,唯有夯实基层党建之基,做到脱贫攻坚战场在哪里、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基层组织就建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更好地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说白了,脱贫攻坚的成效与否,能否按期或是提前走上致富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有一个好的“领头羊”。

这也正如赵乐际指出,解决贫困问题、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在,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脱贫攻坚伟大意义的认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持续整顿后进村,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一样。夯实基层党建就得常态化制度化,久久为功抓基层打基础。扎实的基层党建,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党组织带头和致富带头人队伍作用,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打造一支党带群、强带弱、富带贫的党员干部扶贫队伍。

一言以蔽之。“磨刀不误砍柴工”。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的有机结合,是打通脱贫道路“最后一公里”保障。相信只要一个举措一个举措抓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层党组织定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冲在扶贫一线。真正做到全力去扶,做到扶有所成、扶有所进,把为民的心扎下根,让扶贫能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