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016年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获悉:2016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扶贫工作在广度、深度和精准度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取得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减少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的任务可以超额完成。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介绍,2016年扶贫投入力度空前,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首次突破1000亿元,资金使用管理权和项目审批权到县比例从上年的75%提高到95%,832个贫困县中有792个开展了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2016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新的显著进展。
2016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扶贫工作在广度、深度和精准度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2016年扶贫投入力度空前,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首次突破1000亿元,资金使用管理权和项目审批权到县比例从上年的75%提高到95%,832个贫困县中有792个开展了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扶贫投入的不断加大,管理权利的下方使得脱贫攻坚工作更具力度,更有保障力,取得的成果也是说过累累,精准扶贫,东西部协作以及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已经成为新的趋势,未来还将在已经取得的成果下,将在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教育卫生扶贫、贫困村集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扶贫责任落实、扶贫资金监管、社会力量参与、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化解因病致贫返贫、保障安全住房、帮助特困地区特困群体脱贫等方面进行新探索,不断根据新的脱贫攻坚形势确保减贫、脱贫目标的实现。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脱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加大投入、放权管理使得我们这场脱贫攻坚战役有了强大的保障,继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和创新脱贫攻坚方式方法向贫困发起总攻,达到减贫乃至脱贫的最终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下新的光辉篇章。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七曲山风景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