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为何又听到抱怨加班的喟叹?

[ 作者:稷下社官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21 录入:16 ]

有这么一群人,聚在一起,总会流露些许憔悴:不是抱怨单位加班多,就是抱怨工作难度大;不是抱怨人际关系复杂,就是抱怨身处基层永无天日。这些人,是一群年轻的基层公务员。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可能一马平川,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谓成功者有成功者的理由,失败者有失败者的借口,是勇面挫折,笑对人生;还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关乎一个人的生活境界和处事哲学,影响的是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和人生格局。

我们发现,在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标准层次化的差异,导致诸多年轻干部是非模糊,思想错位。一些年轻干部“书生意气”,眼高手低,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些党员干部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在干事创业上摆不正位置,一些年轻基层公务员因为加班多、工作难度大就失望焦虑,觉得身处基层而悲观消极,后悔初心的选择,觉得工资与工作不匹配,跟组织谈条件,跟同事发牢骚,责任意识淡薄,主动作为的意识逐渐模糊,精神逐渐“缺钙”,软骨病的征兆已然凸显。面临这些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理解:

恶补信念的灵魂。孟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要时刻牢记我们作为一名党员的梦想,深刻剖析自己存在的思想误区,正确看待得失的辩证关系,在得失之间涵养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人生境界。时刻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内塑党性,外强能力,真正把工作的热情同个人梦想结合起来,做年轻干部中“黄沙掩盖不住的珍珠”。

寻找榜样的力量。有这么一些人,自然也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忘初心,时刻把责任扛在肩上,面对工作主动作为,积极乐观,即使面临加班加点,也任劳任怨,甘愿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最值得广大基层公务员学习,他从北京下乡到西部一个贫穷的农村,再联系他的出身与成长环境,心理落差可谓天壤之距。但他摆正心态,踏踏实实从村干部做起,历时30年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国家主席的领导位置上。我们要汲取他总书记宝贵的人生经历财富,牢记总书记年轻干部要“墩墩苗”的深切嘱托,自觉摆正位置,勇当工作先锋,在工作岗位上散发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

激发最强的自己。经常听人说,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要善于克服畏难情绪,敢为人先,把工作中的挑战和和挫折当做练就上乘武功的“思过崖”,不忘初心,胸怀天下,不怨天尤人,不急功近利,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以绝对精准的业务能力面对工作,以绝对自信的心态面对工作,以绝对踏实的作风面对工作,让加班的喟叹变成为追逐人生梦想的仰天长啸!

作者单位:江川区委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