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进城务工农民尽早市民化,是山东近三年间改革攻坚的一项重要措施。来自沂蒙山的秦翠慧就是这一工作的受益者,多年前她第一次来济南就梦想留在这个城市里,现在已被人称为“家政的状元”,如愿成为济南的新市民,有了自己在城市里的家。(齐鲁网:沂蒙大嫚秦翠慧,城市里实现安家梦)
农民工作为特定的社会群体,出生于农村但却在城市生活多年,而又没有真正融入城市,他们都怀揣着最美好的梦想来到城市,然而,现实却很沉重。他们在城市打拼、奋斗多年,城市的运作也早已离不开他们每一个人的付出,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获得过任何层面上的身份认同。他们的梦想只是想在自己工作生活的城市,有自己的安居之所,能和家人相聚团圆。“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未来将有更多举措推进“人的城镇化”,让新市民共享城市公共服务,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户”。
城市管理者应把涉及农民工的政策落实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让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居有定所的理想照进现实。不过,由于文化程度低,农民工多数都从事着建筑工、厨师、销售员等繁忙累人的劳动。相比有正式工作和有城市保障的市民而言,他们的收入和待遇都普遍偏低,对不少农民工来说,仍不具备较强购买实力;再者,由于农民工还没真正融入城市,用住房公积金申请住房贷款并不太现实,而用商业贷款购房则需要迈过更多的门槛。所有这些决定了农民工实现城市“安家梦”难度很大。以此来看,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质量是帮助农民工实现梦想的关键。
秦翠慧的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培训是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质量的“钥匙”。可以通过分析农民工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让农民工学到真正“管用”的知识,成为“行家里手”;通过探索为农民工建立人事档案,培养农民工的“职业人”意识;组建创业专家咨询顾问团,为农民工创业者和拟创业人员提供免费创业指导等。
城市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汗水。城市发展成果,也理应惠及他们每个人。积极探索农民工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措施,让他们在城市寻梦的过程中获得一份关爱、一份支持和一份引导,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是当前中国转型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作者单位:四川省平武县龙安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