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贫困户的傲气惯不得

[ 作者:黄晓唐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09 录入:实习编辑 ]

最近,湖北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撰文,公开谈了很多扶贫干部“早就想讲却不敢讲”的问题——有少数贫困户带着“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谁”、“我掐着你玩”的心态,被国家的好政策养得“浑身不舒服”,不如意就去找政府“碰瓷”;有少数贫困户对来家里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为干部比自己更着急,因为自己不脱贫干部交不了账。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精准扶贫不仅是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存条件,让他们经济上翻身,精神上也要翻身,即“口袋”与“脑袋”同时富起来。这个过程中,政府和老百姓需要同时发力,政府拉一把,自己更要努力。

鼓舞人心的话能够让不少人感受到内心的激动,但是对于攻坚扶贫这项工作来说,不是随随便便喊一个口号就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领头羊”起到带头作用。所以各地的扶贫办公室等部门必须更加注重“脑袋”富起来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如果贫困户对于国家的帮扶是理所当然地接受,接受了之后不懂得感恩,同时不懂得如何去运用这样的扶贫经费,到头来这样的扶贫也是白扶。

文章中陈行甲所讲的,也是一些扶贫工作所面临的现状,个别群众把脱贫工作当作了他们的“令箭”,成为舒适安逸的享受之路,当作了自己的“口粮”,好吃懒做,所以到头来贫困没有解决,脱贫的道路没有走出来,反而越来越穷,这样的局面该谁来买单?

笔者认为这样的“傲气”要不得,更加惯不得,否则就成为一种病态的发展,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没有好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大河网-河南日报 2016-11-08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