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蹄疾步稳的推进深化改革

[ 作者:明小鑫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26 录入:实习编辑 ]

原题:勇敢、务实、突破,蹄疾步稳的推进深化改革

9月24日,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1000天。在此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改组会议27次,审议文件162份,为全面深化改革“立柱架梁”。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七次会议指出,从评估的情况看,全面深化改革实施进展顺利,各领域标志性、支柱性改革任务基本上已经推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框架正在逐步确立。(新华网2016年9月24日)

以勇敢精神,铸“深改”之魂。深化改革应当有“敢”性,敢动真碰硬,敢碰“硬骨头”,越趟“深水区”。主要表现在:一是要有对僵化的、古板的、不适应新形势的落后思想有说“不”的勇气,有破旧迎新的魄力。二是要有勇气接受新思想,敢于听意见和反对声音,不固步自封,不闭关锁国。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开放、接纳不同意见,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结合实际,为己所用。

以务实精神,行“深改”之实。治疗一批“花架子”、“文山会海”之类的“虚”症、“浮”症,与“证明我妈是我妈”之类的繁琐又重复还扰民的程序说再见。立足务实,不让“深改”流于表面,流于“好看”而不适用的“绣花枕”,而是以务实的精神和行动让群众看得到、感受得到,进而广泛参与其中,形成深化改革的人民战线,众志成城的助推“深改”。

以突破精神,磨“深改”之刃。如果说“深改”是倚天剑,那么突破精神、创新意识就是剑上最锋利的刀刃。一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做好供给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用创新意识调整产业力量,整合推进深化改革。二是做好文化艺术创新,体现文化自信,担起为民族塑魂铸魄的文化使命,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突破原有文化格局,用创新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做好科学技术创新,鼓励前沿的科学技术投入生产生活中,用新科技调整以往产业结构,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推动社会发展,让更多的“马云”在各行各业里涌现。

值得人注意的是,“深改”不是冒进、不是好大喜功,而是注重稳健、平和、有计划性和条理性的工作。它是勇敢的、务实的、突破的,又是蹄疾步稳的;它是厚重的,饱满的又具有灵活性的;它是上层设计也是人们群众广泛参与;它是精英荟萃也是众志成城、共同推进。它最终的目的是:让群众有幸福感和获得感。确保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作者单位: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兴隆镇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