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向决战贫困发出总攻令。
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全面小康之“船”即将到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总体达到小康。全面小康是我们的更高目标,目标离我们现在就一步之遥。如何踢好“临门一脚”,画出脱贫攻坚“同心圆”?
一方面是驱走“拦路虎”。腐败是我们党最大的敌人。在落实扶贫惠民政策中,虚报冒领、截流私分、挥霍浪费等扶贫领域腐败现象屡有发生。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开消息,多个省份近日通报了上半年扶贫领域的反腐工作情况,其中仅广东、山西、宁夏、甘肃4省区有超过2000人因在扶贫领域违纪被处理或处分。扶贫腐败不仅侵害弱势群体利益,也是脱贫攻坚的“拦路虎”。防止扶贫“缩水效应”,当举疗毒之“斧”刮骨断腕,劈走“拦路虎”,净化脱贫攻坚环境。
另一方面要用好“开山斧”。在扶贫帮扶过程,搞过场、走形式等不担当的现象依然存在。据报道,自今年4月,云南针对驻村帮扶干部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的问题,召回1117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大事难事看担当。习近平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的文章中说道,“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廖廖数语,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画出肖像。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是全体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以开山之“斧”披荆斩棘,开辟脱贫攻坚有效路径。
当前,脱贫攻坚处于关键时期。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考验的时候。如果我们用壮士断腕的勇气“驱虎”,用蚂蚁啃骨的恒劲“开山”,相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将不会太远。
作者单位:中江县财政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