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别让暴力伤了法官的心

[ 作者:涂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20 录入:16 ]

法院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当事人一家三口不仅不予配合,反而暴力抗法,持木板打伤法院4名工作人员。近日,经江苏省东海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李某、张某、李某某三人均因犯妨害公务罪被该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7月18日法制网)

不知是新闻传播的飞速发展,还是法民矛盾的日益凸显,法官在工作期间受到人身伤害的事件屡见报端,层出不穷。笔者作为一名进入法院系统工作未满一年的工作人员,每当听到看到诸如此类的新闻消息总有千头万绪在脑海、在心间,不言而喻,有不解,有愤懑,有痛惜,也有反思。法官作为法治社会的奠基人、建设者和传播者,本应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理解,但如今社会中处处充斥的暴力让法官渐渐成为了弱势群体,法治社会的推进也变得举步维艰。

笔者在法院工作虽未满一年,但对于法院艰苦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任务是印象深刻。法官审判工作枯燥无味,经常性地加班加点,没有过多的业余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工作压力巨大使得法官内心变得焦躁脆弱。如今当事人的暴力相向使得法官的内心再一次受到严重打击与伤害,这也就大大挫伤了法官工作的积极性。因为他们要受到来自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这是一般常人难以忍受的。

而我国法治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政治等领域的矛盾也极速激化,在这样混乱的场面中需要众多法官运用法律来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经济健康发展。而部分公众法律意识淡薄,以及对法官的偏见,使得法官和部分民众之间的关系变得僵硬,甚至水火不容。这不仅给法官执行工作中带来巨大麻烦和阻碍,同时也给法官的人身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公众之所以对法官有如此大的偏见,是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确实有不少法官存在徇私枉法、滥用执法,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发生,导致法院的公信度和形象大打折扣,人民对法官的审判工作失去了信心,更多的是对审判过程中不公开透明、不公平公正的质疑和批判,所以一旦法官做出的审判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利益诉求或者损害了切身利益,便会认为法官不为民做主,便采用暴力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所以,只有先提升法官的整体素质,加快法院公信度的重建,提升法院社会形象,真正做到执法为民,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其次,法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确实缺乏必要的保护,笔者建议加快顶层设计,尽快出台对法官人身安全保护措施的法条,让法官在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下工作,更有利于法官做出公正判决。最后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和打击力度,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严厉打击用暴力袭击法官的行为。只有做到法官公正执法,公众严格遵守法律,才能让暴力远离法官,迎来法治社会。

作者单位:钟祥市人民法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