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基层扶贫诱惑多 胆敢伸手必被捉

[ 作者:陈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24 录入:吴玲香 ]

原题:莫伸手,基层扶贫诱惑多

广东省纪委21日对外通报,今年以来,广东省纪委“暗访、曝光、查处、追责”四管齐下,陆续暗访曝光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目前这些问题已得到整改,相关人员被追究责任。(新华网 622)

据通报,茂名信宜市白石镇金林村村委会主任李世荣、副主任陈昌道、报账员廖桂兰、计生专干廖显荣多次共谋挪用扶贫资金近10万元。陈昌道等村干部为骗取财政拨款,对修路账本进行造假,未向村民公布修路款项的收支状况。暗访人员到白石镇财政所通过电脑查账时,该镇镇委书记林春永以镇政府发生火灾为由,授意供电部门对镇政府所在街道范围进行断电。林春永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被调离现工作岗位。

当前脱贫攻坚是我国头号民生工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下拨的扶贫资金数量空前庞大,工程项目数量众多,这些充满诱惑的“蛋糕”让许多怀有私心的贪腐分子红了眼,甚至中饱私囊。忘了党员的宗旨意识,忘了为人民服务的初衷,看不见红线,守不住底线,在干部队伍里浑水摸鱼。

笔者认为,睡不着觉岂能怪枕头。说来说去,皆因这几位不是“官”的“村官”贪欲难填,将罪恶之手伸向扶贫资金,一个小小的村委会,竟然4名村干部共同犯罪,事后还抱有观望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能量大、本领强”,殊不知天网恢恢,所有的侥幸心理只会成为犯罪的助推器。中央每年都极其重视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监管,近十年来,几乎每年都在开展专项活动,市县区各级更是长期督查,如此的高压态势,既体现着扶贫资金的重要性,也说明这条“高压线”的不可逾越。顶风作案所反映出的不仅仅是基层干部法纪意识的欠缺,更反映出我们监管机制存在的不足,各级在例行检查的基础上更应该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长鸣思想警钟,常思法纪红线,决不能让改善贫困老百姓的钱进了私人的兜!

(作者单位:四川省北川县坝底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