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刘华彬:给农民树立商品概念

[ 作者:刘华彬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322 更新时间:2016-06-08 录入:王惠敏 ]

我们始终在给农民树立商品的概念。传统农业只管种不管销,现代农业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投入,还在于要把种出来的东西销出去,市场上需要什么才去种植什么。

首先,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产品调整。彭水县有加工红薯淀粉和粉丝的传统,合作社在彭水的红薯繁育基地培育的红薯是高淀粉品种。但是,近年来红薯淀粉和粉丝供过于求,需要找到新的市场需求。2015年合作社牵线引进了专门生产烤薯休闲食品的浙江好川食品公司,为当地的红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契机,合作社为此培育专门品种。

其次,要解决储藏储运难题。红薯储藏储运对温度要求高,低于10℃会坏,高于10℃会发芽,只能季节性供应。大量产品集中上市,价格就下来了。而且,储藏条件也影响到加工环节,红薯最多只能储藏到3月份,加工厂只能开工半年。建议国家在这一块上要下工夫。

再次,政府要给予政策引导。在引导红薯产业发展方面,彭水县的做法比较好。2016年,彭水对红薯产业的多个环节给予补贴:一是对农民购买集中育苗给予补贴,一株种苗的指导价是一角钱,政府补贴5分钱,农民只掏5分钱。二是对运输服务费给予50%的补贴。三是对订单收购给予分类补贴,对高淀粉红薯每斤补贴3分钱,60%给农户,40%给收购企业;对生产烤薯休闲食品的新品种红薯,大薯一斤补贴5分钱,小薯补贴3分钱,60%给农户,40%给加工企业。政府实行差别化补贴政策,也是用市场手段来调节红薯品种的供给结构。四是对红薯的储运、储藏也有一些扶持,比如对建设一定库容的仓储设施给予补贴。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