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政府的临时工,相信大家都不会感觉陌生。因为目前就政府系统的公安、交警、城管等各个部门都存在临时工现象。大家在网上看到的关于临时工的消息多是负面的较多,特别是一些执法类部门的临时工无证上岗、滥执法等。但我想要说临时工也临时工的苦,也有临时工的累,也有常人无法知道的辛酸。
我是一个乡镇政府的临时工,到现在已经参加工作15年以上了。每天工作比那些有编制的正式公务员都要卖力。因为这是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才能继续保留现在的岗位和微薄的收入。乡镇工作事务很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所有的工作都要在乡镇一级部署和落实,所以每天除了自己分管的工作外还要帮助别的部门搞选举、搞检查、搞抗洪总之哪里有事就到哪里去。乡镇领导都换了好几届了,工作热情却丝毫没减,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肯定。可再多的认可和肯定也无法改变身份的转变,照样还是个临时工。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使临时工看到了一线希望。但目前大多政府部门并没有按照该法执行,只是通过思想工作不断的安抚。因为乡镇政府无财力一次性解决,担心引起群体上访事件,上级又没有明确的安排。工作这些年单位始终没有签订什么劳动合同,只是被告知只有工资没有任何保险待遇。离职面临工作多年的辛苦付之东流,却不能讨回应得的待遇;不离职只能领取微薄的收入。这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逐渐被边缘化了。面对每次国家调涨工资就当没有这回事,别人谈论工资也装作没听见躲得远远的。但就是因为身份的始终无法得到解决,每个月只能领取1000多元的工资(低于河北最低工资标准),根本没有“高大上”的五险一金,是一个看似光鲜的纯屌丝。
政府临时工是一个很敏感的人群,由于各种原因已经在政府工作了多年具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这其中不乏工作出色、素质较高的人。各级政府部门也没有针对这类人群进行统一的调整的和安排,造成现在政府编制不足缺人干活,临时工工作出色也不能补缺的现象。随着国家对公务员队伍录用的规范化,政府临时工虽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却无法考取公务员,造成了上不去,下不去的尴尬境地。政府部门应认真关注一下临时工这类人群的真实情况,不能即用人,又让人寒心。因为失去人心就失去了公平、正义。
中国乡村发现转自:头条号 集信微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