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是国扶贫困县甘肃省康乐县草滩乡农民。当地很多农民仍在贫困线下挣扎,面对高额彩礼,要么举债结婚,要么迟迟结不了婚。“一婚穷十年”,康乐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宁夏西吉县等地,也存在高额彩礼导致的新的贫困现象出现。(来源:新华网)
早在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调研扶贫工作时,就明确提出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不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像老张一样因婚致贫的现象,是全国脱贫攻坚战中普遍存在着,越是经济落后,地理位置偏远的地方越是显著。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结婚彩礼的分量也是水涨船高且涨幅远远超过了普通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本来经济收入就较低的贫困户家庭就结婚彩礼便要筹上好些年,自家“存粮”不足,还不得像亲戚朋友借入,“一婚穷十年”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心中。当今社会,都追求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女方在进行婚嫁过程中看中男方的经济和物质条件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是可理解的,但是因为索要过高的彩礼而导致男方家庭经济负担过重,婚后男女双方要共同承担的债务又是何必呢?
为了更好的解决因婚致贫现象,帮助贫困户脱贫,笔者认为政府应当发力,改变“剥削式”婚嫁观。当地风序良俗是一种导向性指标,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当做好宣传教育,纠正不良的婚嫁观,倡导贫困户家庭在婚嫁过程中,量力而行,从思想上“脱贫”。同时民政部门在有诉求的情况下可以参与协调男女双方在彩礼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争取为其双方找到一个平衡点,圆满完成婚嫁。对于因婚致贫后,仍符合贫困帮扶对象条件的贫困家庭,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当按照家庭成员实际情况,按照“五个一批”属性要求,合理为贫困家庭成员提供帮扶的政策和措施。让贫困户能真正从政策、措施上得到实惠,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党、国家一起,“手拉手”摘下贫困户的“帽子”。
作者地址:四川省自贡市黄镇铺社区幸福路81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